想到北塘河公园来游玩是很长时间就有的想法了。每次早晨送完儿子上学,我去上班都会匆匆略过这里,一条路向一侧张望,这里的石拱桥,树木,蒲苇等等,都吸引着我。心里想着,哪天休息了一定要带孩子们过来体验一下,跟他们介绍一下这里的植物,讲讲儿时在乡间的趣事回忆。也让他们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感受一下我们那时的童年。
不觉中又到了周末,本来带着老师们给家长布置的作业,去湘湖游玩一下的。可是,出发的速度着实令人气愤,等待孩子们作业写好,衣服穿好,鞋子穿好,水杯穿好,药吃好(都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时间已经快一点钟了。对于下午还有事的我,思忱着肯定来不及去湘湖了。反正已经下来了,就去北塘河遗址公园走一遭吧!
骑车行驶也算快的,路上除了将心中的怒气撒在不听话的孩子身上,很快就到了这里,但是似乎没有想象中让他们感到兴奋。就在停车的时间,一个已经不见了踪影,一个爬上石牌坊两侧的石鼓上,叫着说太高了,不敢下来,还好不是很重,让我一只手给拎下来了。一个在河边石头上抓鱼,很认真的,一个在旁边傻吼叫,让她小点声也不同意。一个突发奇想,要拿我手机,也不是拍照,也不是干嘛,真让我害怕一个不小心给我掉河里去,这就糟糕了;一个很认真的在观察鱼群,我悄悄的从桥上经过,也怪我把他引来的鱼群吓跑了。这让我这弱势群体百口莫辩了。
经过前面每个人起伏的情绪稍稍平静一点后,继续前行,河边围栏里美丽的菊花,有近百亩多,带着老二钻进去拍了个照片。黄色的菊花,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漂亮至极,我问臭子,猜猜这是自己长出来的野菊花还是有人种的,他说:“这是人家种的,野的长不出那么多。”想想也是哦。
时光总是太匆匆,沿着景观小路继续前行,有一小片芦苇荡,用荡显得有点多了,应该是芦苇丛,一小片,臭子忍不住摘了一个,告诉他,以前小时候冬天穿的木屐就是用这种编成的,我们老家话叫“毛窝子”,鞋子下面垫点棉花或者小麦秸秆,很是暖和,如果有谁脚汗比较多,毛窝子里面潮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倒掉重新抓一把麦秸秆塞进去,又会暖和起来的。
故事有时候会吸引人,但是枯燥的游玩让小子们提不起精神,总想着公园里的秋千,最讨厌的是此时的小家伙让人抱着才肯前行了。聪明的我赶紧选择撤退,于是匆匆离开古海塘遗址公园,去他们喜欢的公园里荡秋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