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落下的整理今天终于都完成了。家里里面一下子清爽了很多。
最近正好在阅读《断舍离》,书中的很多观点,值得借鉴。
家的主角是"自己"而不是"物品"。
道理很简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经常弄错。
在超市看到某件物品有折扣,想着以后可能会用得上,买了以后却发现,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用的上。
一位同事,有个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东西,看到别人穿的衣服好看,或背的包包好看,她就会想要拥有一件同样的。但最后买来后却发现,她并不合适,最后物品就被搁置在了橱柜里。
不论是折扣商品还是好看的衣服包包,我们关注的都是物品本身,而不是自己对物品的真实需求。
我们真正需要的物品是什么呢?
书中给出了三个关键词:
此时、此地、自己
用这样一个标准去评判自己对物品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对不必要的物品或是不合适的物品的添置。同时也通过对物品的选择来认识真实的自己。
儿子看到别人涂的指甲油,觉得很漂亮。于是在一次带他到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他一直怂恿我买指甲油。美其名曰:希望看到妈妈美美的。
儿子的话语让我很有感触。但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喜欢那种指甲油涂在手上的厚重感,这种感觉会让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感觉自己整个手的反应会变得特别的迟钝。而且指甲油剥落以后,手指上失去水分的即视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于是我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面对物品,就是面对自己。
有的时候,我们对待物品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有的人喜欢收藏一些高档的物品,但是却很少用,仅仅只是某些特定的场合才会舍得拿出来用。
当我们觉得一件高档的物品不合适经常使用时,其实也是在给自己进行不配的心理暗示。
而"断舍离"通过对物品的精心挑选,提升自我的评价,最终让自己更喜欢自己。
《断舍离》不仅仅是对物品的整理、挑选、舍弃,更是对自我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