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青原行思禅师在《五灯会元》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如果把生命的过程当作是一种修行的话,在见自己和见天地之后,再去见众生就是一种慈悲的觉悟。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自己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见自己,就是要自知,要懂得自省。
大道至简,最重要的是本心,认清自己需要安静,需要回归本心,于是“见自己”就成了一个人存在的基础。
看不见自己的人,只能在生活的高山下负重而行。
见自己,就能够接纳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弊病和长处。见自己,不因优点而骄傲,不因缺点而自卑,既不虚荣自满、自我陶醉,也不认为自己无能无用而自我贬低。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禀赋,发挥出来了,就能“见自己”。
见自己之后,才能真正地做自己。做自己的人是不大在意世间的目光的,不会因为别人的目光而做人,先面对真实的自己,然后决定自己如何做为。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天地
一个人如果只懂得见自己,便会陷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当中,光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便会作茧自缚,最终难免会害了自己,从见自己到见天地,是往上攀登,是要把自己的小我境界提到天地的大我境界中去。以地为躯干,以天为魂魄,以山川河流为血脉,这便是所谓的顶天立地。
人生有困苦有辉煌,沉溺辉煌,难免止步不前,反倒后退;面对困苦,强加反抗,与世无益,反倒伤了自己。
见天地之后,知进退。进退不仅是个人的事,因为人活在天地之间,一进一退,必然要看清前路后路,看清自己的进,会不会撞到其他人的退;自己的退,是不是却踩了其他人的路。
见天地之后,有格局。把自己看成水,不断让自己上涨,面对困苦,运用智慧,默默成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水涨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漫过了这份困苦。
3.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见众生
所谓见过众生,就是见过很多人间的悲欢离合,见过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地方。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最珍贵的能力就是共情能力——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能感觉到别人的不容易,同理心。
如果把生命的过程当作是一种修行的话,在见自己和见天地之后,再去见众生就是一种慈悲的觉悟。
这个阶段的人是谦和、淡然而又深邃的,他已经获得了内心自由,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所谓的见了众生,便是没有了自我的感觉,学会了放下。以众人心为我心,以众人见为我见,两者合二为一。
正如老子曾说过的一句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北宋.苏东坡
这是东坡先生写给自己儿子的人生最后一首诗,一样的开头和结尾,诉说的就是那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境界。疑自身之不足,视己生之价值,揽众生于胸怀。有人云“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人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似是也非。
真正的人生,应该是怀揣着自己的价值,你可以去见天地、也可以去见众生,但是一定要先见自己。怀揣着一个目标,去天地间闯闯,去为众生服务。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价值观——内圣外王。
总结:
1.见自己,从爱自己开始,克制欲望,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见天地,承认自己的渺小,重新认识自己,心里能容纳下整个世界。
3.见众生,心怀感激,温凉慈悲,内心安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