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柳,在投资界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人物,他管理的一支私募基金,成立至今5年时间,收益达到399%,将近四倍,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幅度为24.93%,超过沪深300指数375%。
冯柳的操作手法偏于价值投资,基本上不择时,都是满仓操作,依靠选股来战胜市场。
具体来看,2016年收益37%,2017年收益69%,2018年收益0.52%,2019年收益43%,2020年收益43%。
之前的文章里,我分析了许多牛逼公募基金经理,但仔细看你会发现,牛逼公募基金经理大多比较极端,要么就是牛市跑赢大盘,熊市跑输大盘,属于激进型的;要么属于偏保守的。而冯柳则不同,牛熊表现都大大跑赢大盘。2018年大盘下跌24%,沪深300下跌25%,冯柳仍然凭借着优秀的选股能力,实现浮盈。
当然,冯柳之所有满仓操作,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坚信股价的波动是无法预测,这一点说完估计许多人要喷,其实巴菲特也有类似的观点。价值投资者认为看清趋势,并且找到个股在估值方面的所在位置,在合适的点位进行买入和卖出是投资最核心的操作方式。因此,冯柳不判断短期走势,只要有合适的股票和合适的价格,冯柳就会选择买入;
2、冯柳目前管理的整体仓位已经不轻了,仓位越重,资金量越大,进出越难以频繁。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冯柳其人与他的投资哲学:
我们先来看看网站上对冯柳的评价:
冯柳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哇哈哈集团担任销售,(据说冯柳性格并不属于特别适合干销售的,销售成绩也平平,此点并未做考证)不知道宗庆后是否知道冯柳其人,现在冯柳在投资圈的地位,可能和宗庆后在消费品中的地位差不多。
2003年,冯柳无意中接触了股票投资,开始全身心的进行系统的投资学习。冯柳一边学习一边炒股,还不忘在网络上分享他的投资理念,同时进行实盘披露。冯柳的网络id叫做茅台03,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投资分析。
冯柳的炒股天赋和勤奋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从一个小散户变成了超级散户,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无意间了解到冯柳之后,诚邀冯柳加盟高毅,成立了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交给冯柳来打理,冯柳开始了他的私募基金之路。
我们来看看冯柳的业绩表现到底是多么闪亮:
冯柳2003年入市,然后抱定茅台。之前我有篇专门分析茅台的文章,分析了茅台19年上涨了305倍。见下图。
在茅台上涨过程中,上涨最快的时间段是2003年至2007年。而冯柳在2003年全仓买入茅台,在2003年至2006年6月这三年半时间,涨幅约4.5倍。冯柳在2006年8月,清仓茅台。
冯柳几乎吃到了那一波茅台涨幅中最快的那一段。
2006年8月,冯柳全仓山西汾酒,当时买入价格13元。同年12月14日,汾酒股价涨到27元,2007年1月12日,山西汾酒涨到39元,7个月涨了2倍。同期茅台也在涨,但汾酒涨幅超过茅台73%。
冯柳又是大赚一笔。
然后,2007年山西汾酒发布一季度报之后,冯柳看完觉得不符合个人对其未来的发展判断,所以立马清空了山西汾酒。下图可以看看冯柳买入时点和卖出时点:
可以看到,冯柳几乎是在阶段顶端逃离,躲开了之后山西汾酒的大跌。不过在清仓山西汾酒后的一年内,冯柳在股市上并无太多收获。
时间来到2008年10月下旬,山西汾酒发布三季度报,冯柳发现公司业绩迅速向好,当时股价只有10元,刚从8.2的大底上走出来,冯柳当时做了测算,山西汾酒在未来三年的PE可能只有5-8倍,非常安全,于是冯柳重仓了山西汾酒,并且坚持长期持有。
此后,山西汾酒一路上涨,截至到2011年底,冯柳清仓山西汾酒。我们再来看看冯柳这次买入和卖出时点:
又是一次精准的投资。
综合这三段经历,冯柳在第一段茅台中盈利约4.5倍,第二段和第三段持有汾酒的过程中,盈利约24倍。综合盈利约108倍。
辉煌的投资业绩。
清仓白酒股之后,冯柳在淘股吧上发帖,说白酒股的逻辑正在发生转变,未来一段时间内成长速度和确定性都会有下降风险,因此放弃白酒股转战医药股。
同期,冯柳重仓20元左右的丽珠集团。
当时医药股正处于医药板块调整的尾声,冯柳买入时点之后,医药股出现了20%的跌幅,而同期白酒股上涨了30%。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冯柳经过缜密的分析,认为丽珠集团具有中线吸引力。并且判断,1年内的估值将达到90-100亿,对应了30-35元的股票价格。
我们来看看这一次冯柳判断对了吗?下面是丽珠集团的走势图与冯柳的买入时点。
冯柳用实力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
2012年12月,冯柳在淘股吧总结过往投资时说道:过去9年,我取得了93%的年复利回报(即9年370倍),有部分原因是我始终紧扣高成长思路,但更重要的是过去的经济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并且恰好是在我能理解的领域里。
冯柳在2015年结束了自己闲云野鹤般的散户生涯,正式加盟了高毅资产,成为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的基金经理。
我们来看看成为基金经理后的冯柳的表现。
2016年一季度,邻山1号进入山西汾酒前十大流通股,二季度,做适当减持,三季度继续增持,四季度大幅度增持。
2017年一季度开始,邻山1号减持山西汾酒,二季度继续减持,三季度退出了十大流通股股东。
这次对了吗?
红色是邻山1号的买入点,黄色是卖出点。在持有的21个月中,收益为1倍。
判断没错,但如果看k线全貌的话,冯柳卖出之后,山西汾酒其实开启了一个快速上涨通道。貌似是错过了。
不过我们来看看冯柳换仓的标的是什么?---牛栏山二锅头。
2018年1季度,邻山1号进入顺鑫农业,二季度继续增持。2018年3季度,邻山1号退出了顺鑫农业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我们来看看具体表现。
买入和卖出时点异常精准,令人不得不服。
重点说一下2018年,2018年股市是很惨烈的,基本上所有公募回撤都超过20%以上,邻山1号浮盈0.52%。
下面,我们具体来聊聊冯柳的投资理念:
关于短线、中线和长线:
冯柳认为,不能以时间来划分,应该以操作内含来划分。在操作上,冯柳认为长线是先由逻辑再等图形,中短线则相反,是先有图形再讲逻辑:
短线是尊重市场、顺势而为,短线通常做不到对企业全面了解,但需要良好的嗅觉和严格的纪律。必须找到突发因素刺激导致有重大的变化的股票,这个重大因素是否真实合理并不十分重要,只要市场认可就没问题。这个突发因素有多个方面,可以是市场心理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是企业本身发生了变化,往往令价值判断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不要害怕追高。短线的关键在于理解市场在发生什么以及背后的逻辑。做短线必须敢于胜利。
中线需要对基本面有充分掌握,对价格估值体系有良好的认知,在市场低估时买进,高估时卖出,它要求你是价格的发现者,勇于做大多数人所不敢做的事,要求你理解市场但不完全跟随市场。
长线在所有操作策略中要求最高。他需要对企业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着极为坚强的控制,他了解积累和成长的非凡威力,清楚把握企业未来数年的发展趋势,以投资的心态分享企业的成长。买进不卖是最好的策略,自信、尊重客观价值,不理会乃至勇于对抗市场是必备的投资品质。
寻找具有反身性的股票:
这种股票的价格表面上取决于企业基本面和相应的估值模式,实际上却是取决于其自身的运行价格,因为其运行价格会直接影响基本面,同时基本面再反过来影响价格,这是一种互为表里互为因果的反身循环,它的价格上涨带有很强的自我支持和自我实现功能。什么样的企业具有反身性特点呢?那就是低成本快速扩张企业中的资本需求型企业,主要是指盈利能力能轻易复制,生产以及销售可以迅速同步扩大,同时不会明显降低资本报酬率的企业。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类为典型代表,部分商业类也有此特性。正反馈循环的企业需要卓越的管理层,其中管理层的能力和眼光是这个循环最重要的变量。
“投机”之辩:
真正的投机应该是在价值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通过真正的理解价值后,将其在不同人群或环境下进行切换来获益。价值有主观倾向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会在不同条件下产生出迥异的差别和波动,因为资本以及资本后面的人有着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预期,在各种市场环境下也会有着不同的预期因子和贴现率,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理性且信息充分对称的人之间也可以产生交易并实现双赢,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需求特点和满足感。而投机者可以在其中扮演资本商人和权益贩子的角色,做能够理解价值与交易之道的中间商。这里的“投机”其实是倡导商人般的思考习惯。
对自己的能力圈是否有真正的认识:
一个票让你不舒服的时候,不是它有问题,而是你的钻研还不够,是你的能力圈之外。所以要么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要么就不要眼红它的高额利润。投资需要有个立身之本,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比发现各种牛股更重要,握不住的股票再牛都于已无益。在投资的时候,首先不是比较谁会更牛,而是你更能握住哪一个,不想拥有三年的企业连三分钟也不要拥有。
关注度高市场维持低迷反倒应该谨慎。
做股票太要求精确反而是没底气的表现,一个好的机会是有足够的空间来允许你犯错的,这就是安全边际的作用,所以最重要的是识别机会,而不是论证的精确。
明明白白的亏比糊里糊涂的赚更加重要:
要坚持“三听”原则:听企业、听市场、听自己内心的三听原则。
事实上如果一个股票下跌的原因找不到,那么再便宜再看好都不买,但如果能理解它,同时又判断这个原因有可能不会继续支配它,那么就应该大胆的站在市场的对立面,这与倾听市场不矛盾,也是倾听理解市场声音的组成部分。
年报披露和一季报时间比较接近,如果你判断明年公司不会继续恶化的话,那三季报披露后则是可以对抗趋势进场的时机。通过这些年对预期和趋势的观察,顺应趋势的时间尽可能在7月前,对抗趋势的时间最好在11月后,当然仅指以价值投资为主要模式的股票。
估值到底怎么看:
冯柳从两个角度下手:先看绝对估值,看能否满足最基本的回报要求,然后看相对估值。
后者难度大很多,是要把个体的差异综合考虑,要理解整个估值体系。比如说行业内的估值差异体现在哪方面,这个行业与其它行业的估值差异是什么,这种差异是否具备合理性及可改善性。建议在投资一个票前把整个行业的公司都调出来看,体会造成其差异的市场逻辑,然后去判断这种市场逻辑大致持续和发展的方向,设想可能会导致其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大致会以怎样的形式和时间发生改变。
这里不用拘泥于单个指标,可以大广度的去看,思考越周详越好。投资是机会收益的选择与比较,所以它一定是动态的思考以及动态的修正。估值取决于产品的发展阶段与竞争地位。市场最大的风险就是预期的不明朗,这意味着如果没有大到惊人的安全折扣就别轻易地站在市场对立面。
估值低的股票有很多,大部分表观估值低的公司主要有几个原因。要不是收入规模不能维持或者是需加大费用以维持收入,要不是已触及天花板沦为债券范畴非股权投资者所长,再就是利润没有现金流的支持导致估值基础不存在,毕竟估值的理论基础是长期自由现金流折现,如果我们不能大致定义出一个企业的未来现金流状态,仅建立在预期利润上的低估只是没有投资意义的估值幻觉。
谨慎选择在强劲的新经济里找机会:
冯柳虽然认为长期来看新旧经济的增长与回报率还是会有较大差距,但个股选择还是倾向于传统模式。主要从回报分布、易识别和可延续性的角度来考虑。因为传统模式里的要素更具像、稳定和可延展,投资者比较容易识别其中的佼佼者,但很少有人能对新经济的领导者进行预判,并且由于新经济在回报分布上具有更大的不均衡性,使得整体的回报是由极少的超高回报和更多的低回报的公司平均而来,而如果我们不能较确定把握超高的那个,那精选模式就会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传统模式更容易识别和延续。并且就目前来说,新经济类企业的中期估值已部分体现了它们的优势。
这一点其实和巴菲特非常非常像。
碰到黑天鹅怎么办:
有人认为靠黑天鹅事件获利只是一件凭运气的事情,非投资范畴,冯柳并不认为,因为位置、阶段和赔率的选择是黑天鹅投资成功的前提,这是可以相对确定的,只是黑天鹅的时机和幅度无从把握而已。在两可位置盼望黑天鹅是意淫,在极限位置对黑天鹅进行考虑则属于正常的投资思考。所谓极限位置是指所有对空头有利的因素基本全部高强度同时呈现,空头很难再找到更强的新增力量。此时虽然从多头角度暂时还没有高确定性因素,但考虑到空头大牌已出,哪怕是一些不能事先确定的事情也应纳入多头思考范畴,这是黑天鹅投资法则。
什么时点卖出:
卖出条件分两种:一种是梦想落空后的出逃,一种达到预设后的收手。前者比较简单,什么时候发现就什么时候离场,不太计较价钱和时机,因为没有什么损失会比把自己困住丧失其他机遇来得更大。对于后者,老巴有句话,最好的投资是永远不卖的,这个比较容易误导人,其实是指一直让你找不到卖出理由的才是最好的投资,因为有的企业可能在你整个投资生涯中都可以保持持续的成长,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只是这一般都属于事后的总结而非预判,所以我们只能心里祈祷它是个永远不用卖的家伙,然后经常审视它现在是不是该卖了,在其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都保持跟踪以修正自己的理解和阶段预期。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复杂多因素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的思考,在多元思维后简化、择选出易感知的方面,再做出不见得最正确但肯定更容易把握的决定。因为理论上只要你能确定会有下跌就可以算卖出条件成立,难点是你如何在多因素矛盾作用的情况下来确定,这取决于能力圈和赔率。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避免永久性资本损失,但可逆的下跌不强求回避,也就是说会被中长期因素修复的波动可以不理会,除非是有绝对理由和充分信心。
很多人看老巴说保本重要又说跌50%不怕的话矛盾,我认为并不冲突,他指的应该是永久不可逆的损失。我曾把它分解成三个层面,一是估值倍数的不可逆,也就是基本面看对了,但现在的倍数不会再出现了。二是业绩的不可逆,就是和你预想的完全不同,且不是短暂偶发因素导致的。三是时间的不可逆,这不是追求买入就挣,而是要求企业的内在价值必须有增长,允许延后进行集中体现,否则就算在位数上和业绩上是可逆的,但时间已经损失了。我认为好的估值目标应该是换位思想,从市场多生态多偏好的角度去解释对手双方和现在与未来,它必须是合理非偶发的,从结果上能达到需求平衡的区域,如果寄托在失控和错误中,那么就算达到,也不能否认当初设想的侥幸。由于对事物的熟悉和认识程度因人而异,事物的可见性也随时间进展而呈现不同的特点,所以我非常赞成个性化和动态化的弹性价值评估,在一个微妙位置上的不同选择都可以理解为正确的,是不同的人针对自己能力圈和承受力做出的不同判断,只有抛开后验的思想才能够平心去想怎么做才是适合自己的,这本身也是市场多层次多流动的基础。总之认清估值倍数的高弹性乘数效应,我们就更能接受和理解市场的大幅起落并参与其中了。
十六.谈股市游戏:对大部分股票来说,股市就是一场游戏,明白玩法往往比其它什么更重要。而趋势、预期还有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几个。趋势和预期决定中长线,交易行为决定短线,它们互相影响并相互强化和改变,大部分时候你分不清楚谁更重要或更占据主导地位,但有的时候,一方演化的足够强大就可以改变另一方并最终影响自己,对这样的循环与反馈进行理解将会对我们的游戏参与者带来莫大的帮助。
1.趋势和预期。一般来说,趋势是由预期决定,但预期可以由趋势强化并反过来再影响到趋势上,形成正反馈直至极限。在形成期,预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演变强化期,趋势是最关键的方面,而转折期,则往往是双方极限共振的结果,考虑到趋势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特征,预期极限值的作用会更大也更容易判断一点。在我看来,技术分析主要是找出趋势和预期同向运行并强化的机会,价值分析则可以在反向运动但最终被预期改变的机会上下注。另外,不管预期还是趋势,它都应包含自身环境两方面的衡量,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大盘不好不做个股的道理,因为大制小,小印大,个体一般都会受整体的压制和影响,并在大部分时候服从于整体。
2.参与者的交易行为。这是比较容易影响人持仓或空仓心态的方面。为了让自己不过于敏感就必须把短期行为放到大情景下去理解,牛市里的卖出是为了更好的买入,熊市中的买入是为了更好的卖出,所谓看大势挣大钱,辨别牛熊再投资是非常正确的经验之谈,这样可以不为细节所遮蔽。当然有人会说牛熊的判断才是最难的方面,其实只要看这个市场大部分股票是否已透支其极限预期就好了,不过这样需要对整个市场都很好的认识。
我认为,资产就是金钱在不同时间下的不同属性,本质就是现在的钱和未来的钱之间进行交换,买入是用现在换未来,卖出则是把未来换现在,关键是要想明白未来和现在谁更值钱就好了,牛熊市就是这样的一个判断依据,当然,对极少数的优异公司来说,未来总是会强过现在的。
十七.谈市场
一般来说基本面研究解决的是强度、时间问题,市场研究解决的是节奏、人性问题,虽然理论上前者是基础,但实务中后者的作用会更直接知道作用力的外加方式也能起到辅助前者的作用。
行为认知习惯是由反馈模式造成的。市场的涨跌和企业的经营进程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我们的认知模式容易均匀的对应系统。比如你是做价值投资的,那你的反馈源就必须是放到企业中去,以企业拥有者的角度从经营层面对你的认识进行反馈。如果你是以市场回报进行反馈的,那就必须拥有对市场的认识能力。这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的特点是相对简单,主要由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资本的合理回报决定的。后者的特点是机会增多、幻觉也增多,且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难度更大,需对接两个系统,属于升级阶段,毕竟先有价值然后才有价值交换的场所,市场是价值基础上的衍生物,是价值通过人性的映射,它由价值决定但又会复杂于价值。所以对市场的认识必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把两种反馈源协调起来,否则容易造成反馈错乱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认识。
1.要研究市场就得先建立恰当的市场观,也就是如何去处理自己与市场的关系。我们知道它是个互换需求的场所特点是有较多的层次和维度,比如个体整体、短期长期、相对绝对以及衍生出来的不同策略和逻辑立场等,其核心是多样性,动机以及逻辑的多样构成了这个需求交换场所。大部分人都不傻,他们的思维行动和认知方式也是通过正反馈形成的,区别公在于不同的出发点和评价反馈机制,所以我们要承认市场在不同维度上的合理性,这是市场该得到尊重的理论基础,而多维度思维就是帮我们尽量理解各群体的出发点,站在更高维度比如整体长期绝对角度上去形成认知捕捉机遇。屁股决定脑袋是人的通性,改变维度立场往往比更聪明的思考更有效,当然这需要我们舍弃一般意义上的激励评价反馈模式。
2.市场在不同阶段和方面是有其效率区分的,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效率区分来制定相应的判断和策略。一般来说低效市场的机会多,但实现的慢,高效市场则反之。两种市场对投资人的要求也不同,低效市场要求深度、耐心、毅力与自信,高效市场则要求广度和应对同时配以一定的纠错及跟随能力。所以要首先判断好自己参与的是哪一类市场,然后才能界定出自己与市场的相互关系。如果是低效领域就要明白正因为市场的低效才给了难得的机遇,就要经得起折腾和等待,不能在时间的消磨与反复中动摇了信心。如果是高效领域就得以市场为先,不能固执己见,要有开放的学习心态。
3.一般来说群体越多、思维方式越不同的市场效率会越高,因为参与思考和表达的人多,而市场是集体智慧的最好表达场所,只有在参与群体数量不足以完成集体思维表达、或是数量足但情绪同质化丧失独立性时对抗市场才有意义。我常跟朋友说顶底都是在大众整体正确时才显现的,这个时候往往伴随着最确定的信息和走势,而只有最确定的正确才能导致人群的一致性行为及维度坍塌,市场也就丧失了其宝贵的多样性与智慧表达,也就是说,当市场多样性减少时它就处于低效阶段,多样性完全丧失时它就处于无效的非市场状态,所以市场永远正确的定语是恰当的,因为当它不正确时已不能称之为市场。
4.市场的不可知与可知
市场是个生态系统,常态是多维并存多维制约,各维正态分布且相互制约,这个制约的随机偶然性导致了常态市场的不可知,这期间我们很难利用市场,只能以价值投资为主线去参与并对该阶段市场进程做到事后理解以便未来形成连贯认知就可以了。
那市场可知状态是什么阶段呢,很简单,就是维度向两端扩散,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弱化,这会形成阶段性行情的明朗,也往往意味着市场进入非常态区间,它不是一个精确时点和绝对可知的概念,而是一个过程,长度由确定性的被认知显形速度决定,同时显形速度推动确定性进一步的被认知加强,直到过分的升维降维同时进行形成共振。比如都知道贵了,但高维的认为长期因素的明朗足以修复价格的高昂,忽视了这种明朗是市场演化尾声带来的错觉性加强,低维的认为短期能涨就行了忽视了个体逻辑不适用于整体的悖论状态,而正态分布的中间维则迅速萎缩,维度制约消失,市场也就完成极限构造进入可利用阶段,当然这些判断的关键是在于维度确定性是否被错觉性加强,这就需要对基本面的把握同时借助图形长期结构的演变来帮助理解。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得出市场是不可知或可知的,关键要看它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结构同时对应的是何种基本面和估值情况,顶底的构造区间一定是简单可以认知的,这和我之前文章说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极限概念而非低估概念是一个道理,没有比清算更极限的吧,而极限往往是简单确定可以认知的,这才是信心和赔率的来源,市场认识和价值认识其实是相通的。
对市场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掉重大失误,但它对挣钱帮助不大,因为中间的不可知阶段呈现高度的复杂性,所以需要我们借助基本面的理解来度过常态市场。你像我过去买过的白酒两次底和医药一次底,再就是去年中买的武商底,但这4次的回报就很不相同。虽然市场维度演变过程类似,但期间的逻辑并不相同。03年和08年的白酒底以及11年的医药底都是杀估值的过程,并没有杀长期逻辑,这时如果到了市场的极限区域,介入很快就能有大收益。但13年对武商底部区域的认识就没有带来可观的回报,区别在于零售被行业长期逻辑制约,个体逻辑的显现需要一个更艰难的过程,这就在市场上呈现出一个高度复杂的中期结构,也就不容易收到快速成效。
十八.谈研究
1.研究有边际效应问题,要找效益大的地方投入,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研究要求,大部分时候只要同步于市场进行理解就可以了,但被市场多频次演绎后就得在市场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超越,要和市场比深度和远度,极端共识区域就得尽量找市场的相反点,要和市场比角度,这几个层次的难度是递进的,所以要有阶段认识能力相辅助才能进行。
各方面完美的系统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放弃效率和短期安全的系统往往才是长期安全和可重复的,这不太符合人性,也就保证了系统的独特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将精力放在长期要素和战略点的思考上。
2.研究有三个着力点:产品研究(可以帮助理解生意模式和估值模式),格局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发展路径和可把握程度),股价阶段分析(可以帮助解决视角力度以及预期的程度理解)。
阶段分析能解决赔率分布问题,基本面研究能解决空间、方向和信心问题,阶段认识是相对次要的辅助工具,不能夸大但也不能没有。
守正出奇求变,研究上的“正”就是逻辑风格,这个要稳定,不能功利性的变来变去,但视角要灵活,这是“奇”,要不停地转换视角去看待问题。再就是要有挖掘变化的能力,这是超额收益的来源。
尽量找虚实结合的标的,实是落脚点和确定性,绝不能错。虚是展望,是臆想,也是大利润的来源,上面说的求变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是变化中的那自然不能太追求准确,有个大概就可以了,对了是命好,错了就拉倒,所以要严肃活泼的进行研究,严谨的寻找确定性,也要敢于不那么严谨的拥抱不确定性,冲它而来但别为它过分支付。
涨跌都能令人坚定的才是好标的,跌令实的更实,因为价钱便宜了,涨令虚处显得确定,因为得到市场的确认和佐证了,这就是虚实结合带来的效果,如果涨几十个点就让人有想卖的感觉,那就说明虚处不足,就不太可能是好选择,最后也许连那几十个点也不容易挣到。反过来也是一样,跌了不敢重仓加的就说明实处不够,要检讨下自己对确定性的把握能力。一般来说,长牛好票都是那种能持续化虚为实,以实展虚且不断良性循环的。
3.研究时应先把前提定好,是战略考虑还是战术选择,如果是战略考虑那就不要去管什么价格包含或预期差,如果是战术动作就应对市场进行分析,着重于市场理解。战术战略一致性的机会实现起来会更简单轻松。战略决定期要以企业质量为先,非战略决定期要以市场的预期包含程度为先。
最好在跌的时候研究股票,即便是上升过程也尽量选择回调的时候做研究,不是从操作角度,而是从研究的冷静客观和时间从容出发,负面情绪下得出的乐观判断也比正面情绪下的乐观判断更容易准确也谨慎。
信息的价值与被市场演绎的频次负相关,但不能以市场是否都知道该信息来衡量其有效性,只要未对其恰当的演绎,则该信息是否被广为人知并不重要,毕竟会有很多因素压抑市场对信息的体现和理解。反之,即使市场完全未知的信息,如果股价演绎过了,其价值仍旧要相应的给予折扣。
顶底两端是最重要范畴,这个清楚了才会有方向感,所以要对各重要阶段的顶底进行标注,找出当时对应的基本面和估值体系,然后将其与当下对比,找出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建立基本面坐标体系,这样可以有参照,就容易有方向感,这需要对基本面和整个估值体系及逻辑和市场心里进行理解。顶底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以很宽,不能用一个数量来界定,关键看在你的逻辑风格中是否可逆。
不同投资周期的研究要求也是不同的,长线落脚点是事实与可能性,中期落脚点是预期与市场的匹配,短线落脚点是情绪及信息振动,这三点经常会不统一,但有时会相通,只是呈现方式与周全性不同。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也在不断变化,变化是常态,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多方向的反复审视,对世界有敬畏之心,这个敬畏就是要认识到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和出现意外的,所以要尽量让自己处于有保护的状态,尽量多的假设极端情况下的可靠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