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身边又一个孩子,看动画上瘾了。
这个孩子的父亲是急诊科医生,母亲是高中骨干教师,即使还没生娃时,夫妻俩就忙到一个月才能见一次。生了娃后,宝妈刚出了产假,就直接奔赴工作岗位,然后连续带了两年毕业班。
“我也知道孩子这么看动画片不好,但我自己又带不了孩子,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是情分了。咱也就不能东挑西拣了吧。”
“更何况以后奶粉、幼儿园、兴趣班、旅游、辅导班……这些不都是钱吗?”
这位苦恼的妈妈说。
我见过那个孩子,特别喜欢跟别人说话,尤其喜欢抓住我,非要给我讲故事不可。
当然,讲的故事,也无外乎动画片里那些内容。
我也见过孩子的爷爷奶奶。奶奶热爱广场舞,没事就要和社区里老姐们聚一下跳一跳;孩子的爷爷则话不多,平时看看报纸,买买菜……可想而知,除了“今天吃啥”、“赶紧睡觉”这些话,爷爷奶奶和孩子的交流应该并不多。
这个孩子其实很孤独。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115/a5bbaab5676f34c1.jpg)
2
纵观我身边那些“电视(手机)成瘾”的孩子,他们大多有这样的特点:
●注意力飘忽不定,难以集中;
●不愿意动脑,只关注事物的表面;
●在外人面前,要么特别喜欢和别人说话,但只是单向输出动画或游戏的内容,比较难交流;要么特别害羞自闭,几乎不和别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缺少家人的陪伴和引导,内心很孤独。
但这些家长都应该被谴责吗?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我曾深入地采访过那些“电视(手机)成瘾”孩子的家长,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除了生活所迫,还有一个深层原因:觉得陪伴孩子真的真的真的很无聊。
“一个玩具,推倒了,扶起来,推倒了,扶起来,推倒了,扶起来……孩子能玩一上午,我都要睡着了!”
“一个故事讲八百遍,我都要吐了好吗?”
“上次玩过家家,非要让我一遍一遍地喝粥……你说哪有那么多粥好喝?我说粥没有了,他非说还有,然后接着让我喝……”
“人说养孩子是陪蜗牛散步,这是什么破鸡汤?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很虐好吗?”
的确,一种米养百样人,虽然说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希望所有父母可以“高质量陪伴”孩子,但我们并不能要求全世界的父母,在陪伴时都绝对不能产生厌烦情绪。
毕竟,情绪是没有对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115/46326650758ddc66.png)
3
有一种解决方法,让陪伴不再无聊,反而乐在其中。
《歪歪兔全情商教育绘本全集》——把78个歪歪兔情商教育故事装在一个盒子里,足够翻着花样地给孩子讲很长时间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115/64d86b11d5a47075.png)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教育主题,帮助家长在讲故事时找到“目标”——不仅是给孩子讲一个故事,也是在提高孩子的某一种能力,解决某一个问题。
部分故事后面还有“互动问答”,家长可以在讲完故事时和宝宝讨论一下,看看在宝宝的小脑瓜里有什么奇思妙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115/70cf11d9b74b6b89.jpg)
78个故事都发生在彩虹镇,主角都是歪歪兔和她的好朋友们,这就构建起了一个足够丰富的“童话世界”。家长可以和宝宝试试看,能不能一起来编一编属于自己的“歪歪兔故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713115/bc7b4edd04aa5d12.jpg)
△自编歪歪兔故事,来自歪歪兔粉丝小嘉悦
这78个故事从浅到深,从3岁覆盖到8岁。主角歪歪兔也在这78个故事中,从一个任性叛逆的小宝宝,变成了活泼开朗、乐观积极的孩子,还成了一个“小领袖”呢!不仅孩子可以学习这样的小榜样,成为歪歪兔那样的好孩子;家长也可以在亲子阅读中,看到孩子未来的样子。
家长还可以在孩子长大以后,把以前的故事拿出来,和孩子聊一聊,在孩子日渐成熟的见解中,看到孩子的成长!
所以,谁说陪娃太无聊、太虐心呢?
只是TA没有掌握陪娃玩耍的正确方式而已。
这个春节长假,让《歪歪兔全情商教育绘本全集》和你一起,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