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是一门优秀的编程语言,它应用广泛,受到了大众的欢迎。
Java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简单性
2 面型对象性
3 安全性
4 跨平台性
高级语言的运行机制
计算机高级语言按程序的执行方式可以分为编译型和解释型两种
编译型语言:编译型语言是指使用专门的编译器,针对特定平台(操作系统)将某种高级语言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可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码(包括机器指令和操作数),并包装成该平台所能识别的可执行性程序的格式,这个转换过程称为编译(Compile)。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性程序可以脱离开发环境,在特定的平台上独立运行。
因为编译型语言是一次性地编译成机器码,所以可以脱离开发环境独立运行,而且通常运行效率较高。但因为编译型语言的程序被编译成特定平台上的机器码,因此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性程序通常无法一直到其他平台上运行。
现有的C,C++,FORTRAN,Pascal等高级语言都属于编译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解释型语言是指使用专门的解释器对源程序逐步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并立即执行的语言。解释型语言通常不会进行整体性的编译和连接处理,解释型语言相当于把编译型语言中的编译和解释过程混合到一起同时完成。
每次执行解释型语言的程序都需要进行一次编译,因此解释型语言的程序运行效率通常较低,而且不能脱离解释器独立运行。但解释型语言有一个优势:跨平台比较容易,只需要提供特定平台的解释器即可,每个特定平台上的解释器负责将源程序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指令即可。解释型语言可以方便地实现源程序级的移植,但这是以牺牲程序执行效率为代价的。
现有的Ruby,Python等语言都属于解释型语言。
Java程序的运行机制
Java语言比较特殊,由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经过编译步骤,但这个编译步骤并不会生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而是生成一种与平台无关的字节码(也就是.class文件)。当然,这种字节码不是可执行性的,必须使用Java解释器(也叫作Java虚拟机或JVM)来解释执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Java语言既是编译型语言也是解释型语言。Java程序的执行过程必须经过先编译后解释两个过程。
当使用Java编译器编译Java程序时,生成的是与平台无关的字节码文件,这些字节码文件不面向任何具体平台,只面向JVM。不同平台上的JVM都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提供了相同的接口。JVM是Java程序跨平台的关键部分,只要为不同平台实现了相应的虚拟机,编译后的Java字节码文件就可以在该平台上运行。显然,相同的字节码程序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中间的转换器才可能实现,JVM就是这个转换器。
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可以运行相同的Java程序,各操作系统中,只需安装不同版本的Java虚拟机即可。
什么是JDK
SUN公司提供了一套Java开发环境,简称JDK(Java Development Kit),它是整个Java的核心,其中包括了Java编译器,Java运行工具,Java文档生成工具,Java打包工具等。
SUN公司除了提供JDK,还提供了了一种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工具,它是Java运行环境,是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的。由于用户只需要运行事先编写好的程序,不需要自己动手编写程序,因此JRE工具中只包含Java运行工具,不包含Java编译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使用,SUN公司在其JDK工具中自带了JRE工具,也就是说开发环境中包含运行环境,这样一来,开发人员只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JKD即可。
JRE和JVM的关系是什么
简单地说,JRE包含JVM。JVM是运行Java程序的核心虚拟机,而运行Java程序不仅需要核心虚拟机,还需要其他的类加载器,字节码校验器以及大量的基础类库。
JRE除了包含JVM外,还包含运行Java程序的其他环境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