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有鉴于语文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夏丏尊和叶圣陶先生写了一本针对读和写的书,即《文心》。现代语文教学,相较于那个年代,似乎并没有什么进步。
中学语文,每学期必相见的老朋友鲁迅,是我们最怕的对象。他的文章最难懂,但逢考试必出现。懂得“套路”的我们,不管是否牵强,会将答案尽量往政治正确的内容靠拢。久而久之,语文成功将鲁迅变成了中学生不喜欢的作家。我们还经常以他《秋夜》里那句“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来嘲笑现代语文选择“好文”的标准。
是我们愚钝所以不能理解鲁迅吗?不是的。《文心》开篇里,枚叔引导两个孩子从个人观察秋景的经验去赏析《秋夜》里的客观景物描写。至于文中由景物引发的感想,当了好几年国文老师的枚叔,竟也承认不能完全读懂。因为关于景物的感想,全然是鲁迅个人心境的体验。我们中学生看不懂鲁迅,是因为经验未及鲁迅的缘故。大人虽比中学生有更多生活经验,却也无法完全复制鲁迅的个人经历与心境。
由此联想到现代语文教学的误区——认为每个作者的心思都是可以正确揣测的。那些阅读理解题总要我们准确说出作者通过描写的情景、人物动作,传达了什么观点。回想鲁迅文章阅读理解题的参考答案,不外乎是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之类。作者的心思真的完全反映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吗?还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引导我们建立这样的价值观?这实在让人质疑现代语文不过是向中学生灌输“价值观”的工具罢了。这样的语文谁会喜欢呢?只能将其视为考试的必修课罢了。
相较《文心》,多次强调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例如上面所言,引导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去赏析文章。又如说到遣词造句,指出平时说话便要多加注意。平日说话不乱用“但是”“于是”等转折和承接词,作文时自然受益于这个好习惯。
论及命题作文,出题者应该先揣度应答的人关于什么话题有话说、能说得来,再出题。出题是为引起兴趣,写的内容应答者本来就有,写作时便不会苦于无从下笔。写作的“触发”,既源于阅读,也源于生活。作品赏析方面,小说的本质在于作者从实事里看出与人生有重大关系的意义,我们应从作者的叙述里发现这一层意义。作品的风格,则是说话者风度的表现,根源于作者的生活与品性……
以上这些观点,都引导学生将语文从课室请到生活中,又将生活应用于语文学习上。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习,从不囿于课堂。
反观现代语文教学,却将我们禁锢在考题里。犹记得写作文,老师与《中学生文选》都教我们捷径,拼凑各种名人事例来论证。有时还会出现意外,事例与人名张冠李戴……对语文、文学的兴趣,在考试与枯燥的课堂中日渐消磨。
以上仅是《文心》于我的一个触发点,书中还有许多益处未曾论及。极力推荐此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