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苏银#2022.10月02日#日精进#day754/1000)
回想一下,当你感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或者怀疑人生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当时的你害怕面对某人或某事,害怕某件事的结果,或者害怕得不到你重视的人的欣赏或认可。
表达恐惧的典型路径
孩子的行为,你的反应,潜在恐惧
当我们被恐惧控制着,行为处于高度保护和容易受刺激的状态时,我们无法看清眼前的孩子,又无法享受真正的亲子联系。
我们恐惧的核心
个体的恐惧实际上是困扰整个人类族群的普遍自我怀疑的缩影。
不被爱的恐惧
所有人心底深处的某个地方总是渴望着被爱,假如这种渴望在童年时没有得到满足成人后,我们要么会想方设法去追逐他,要么就会封闭自己的内心,在表面的爱意之外,拒绝一切更深的爱。
正是这种对于被爱被欣赏,被肯定的渴望得不到满足,促使我们总是错误的地方寻求慰藉。
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打下永恒的爱的基础,我们的不安全感就会随时随地变成火焰。
要面对内心的空虚,我们要拿出勇气,耐心和决心。
面对冲突的恐惧
冲突是人与人正常交往的一部分,我们之中那些背负着家庭情绪模式努力要避免冲突的人,也没有能力帮助他们的孩子去面对冲突。
害怕冲突的根源,被否定的恐惧,只有感到无助,而不敢站起来,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对你而言在亲子关系中设定界限很困难,而且你十分害怕冲突,那么其实你就剥夺了孩子学习的,尊重他们自身和别人的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必须存在的,在孩子的生命历程中,他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局限以及学会与他人合作,没有家长带动孩子会迷失甚至混乱。
孩子需要我们来限制,但不是控制,只有我们解决了自身对于冲突的恐惧和接受界限的必要性,我们才能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限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安全感。
尊重自己的情感是一种值得称赞和鼓励的能力。
一个人的内心得到完整的发展,这种平衡的力量会向外延伸,在外部世界产生一种凝聚力。
投入的恐惧
如果我们成长的家庭不善于公开表达情感,父母吝啬于给予爱和认同,那么我们便害怕无所畏惧的奉献自己。
独立自主的恐惧
只有当作为家长的我们找到自己的权利与勇气,而不是从他人身上寻求做人的意义,是我们才可以让孩子自由大胆的分享,无所畏惧的探索自己的天地。
对于不幸福的恐惧
我们许多人成长的家庭中,都对不幸福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忧虑,我们并不把不幸福的时光看作人生的自然组成部分,而是每当情绪低落,我们都会有负罪感,这导致我们全力去避免会令我们不快乐的事情,我们被幻觉迷惑了,以为人生就不应该不幸福。
当我们抵制那些导致我们不幸福的经历时,我们就是在教育孩子,不仅是害怕不开心,这种自然的人类情感也害怕,原本就会高低起落的生命历程,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也相信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来避免不开心。
一直逃避对不快乐的恐惧,再到对失败的恐惧,到头来成了最不快乐的人。
觉得自己没用的恐惧
我们许多人成长的家庭都有一种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的情绪模式,因为我们一直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
失去控制权的恐惧
我们把控制权理解为一直控制孩子的生活,然而其实我们最应该控制的是我们自身的情绪反应。
最平凡的恐惧
我们都成长在一个过分强调完美的文化传统中,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擅长的领域,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如果孩子本能的感受到家长有多么看重他们的成就,会意识到对家长意味着很多,甚至超过对于自己的意义,他们就会内化这个概念化成一种焦虑感。
最短缺的恐惧
当你看你自己和女孩子时,你是在意你与他们身上所缺乏的还是所拥有的吗?当你遇到事情时,你是注意这件事情上哪一些,对的方面还是错的方面呢?
丰盛是一种心态,他反映出人对宇宙万物的有机运行以及个人在分园食物之中的位置,工程的人生是包括了局限性,失败恐难甚至死亡。
获得自信,丰富和强大
我们不是要追求完全没有恐惧的人生,而是要挺身而出面对一切处境,相信自己有智慧,有能力来对付各种处境所带来的恐惧,我们才不再害怕恐惧,反而把它看作帮助我们获得更大快乐和满足的力量。
悟到❤️
我们内心深处有种种恐惧,这是我们情绪反应的根源,我们要看到根源,了解他并和他共存,我们要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各种处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带领孩子一起勇敢的生活,不是追求完美的人生,而是完美的去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