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清汤荞麦面》,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读它,为母子三人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也为北海亭面馆夫妇默默关爱、激励他人的温暖情怀而震憾。
故事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名作。感动、激励了几亿人,包括三星等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员工和政府职员。《读者》录入1989年第11期,成为《读者》创刊20年最具影响力的文章、《读者》“1000个故事.30年最美的风景。”

01 人性的光辉,常常在细节中体现
已至晚上十点,忙碌了一天的北海亭面馆老板娘,终于可以关门打烊了。这时,母子三人走了进来。母亲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两个男孩子一身崭新运动服。母亲表情羞怯,怯生生地问:“啊 清汤荞麦面 一碗 可以吗?”孩子躲在妈妈身后,也怯生生地望着。
母子三个人,一碗清汤荞麦面?只见女人表情羞怯,孩子眼神发光,老板娘的心,一下子被揪住了。忙走向前去招呼,“行啊,欢迎光临!请,请这边坐。”老板娘一边领他们母子三人坐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一边向柜台里面喊着,清汤荞麦面,一碗!
老板抬头瞥了他们三人一眼,应声回答道,好咧!清汤荞麦面一碗。老板抓起一堆面,那是一碗面的量,继而又悄悄加了半堆,一起放进锅里。
在寒冷的大年夜,一句“欢迎光临”,传递给贫寒母子无尽的温暖。老板娘带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老板悄悄多加半份面,善良之举,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
清汤荞麦面上桌,母子三人围着头碰头一起吃,兄弟俩边吃,边感叹不已——真好吃啊!吃完面,付了150元钱。母子三人点头谢过。老板娘送出店门,对着他们的背影说道:“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终于明白,为什么三星集团多次组织员工,学习面馆老板的经营服务理念。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迎来送往热情周到,善良细心人性化服务,不以貌取人,公平对待每一位顾客,这都是服务行业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

02 对他人的尊重,是更深厚的恩赐
又到大年夜十点,面馆准备关门时,母子三人推门进来。母亲身上还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老板娘一下子就想起去年来过的他们。
“啊 清汤荞麦面 一碗 可以吗?”因去年受到老板的热情接待,母亲少了些顾虑,开口不再那么难。
老板娘微笑着迎上前去,又将他们带到二号桌。老板立即将已经熄灭的炉火重新点燃起来。
老板娘悄悄要求老板,给他们下三碗面吧。老板说那哪行啊,这样会让他们尴尬的。于是仍然在一碗面里多加了半碗的量。
当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切不可忘记,保护一个人的尊严,比给予的帮助,其实更重要。尊重别人的感受,保护他人的尊严,是更深重的恩赐。

03 你的善良,会给人心里洒下一片阳光
第三个大年夜,九点半,老板娘就在二号桌摆上“预约”牌,但老板和老板娘都显得有点心神不定。因为现在,清汤荞麦面已经是200元一碗了。十点刚过,老板立刻把墙上挂着的价格牌翻了过来,赶紧写好“清汤荞麦面150元”,等候着母子三人的到来。
到十点半,他们来了。哥哥穿着中学生的制服,弟弟穿着去年哥哥穿的那件略有些大的旧衣服,兄弟二人都长大了。母亲还是穿着那件不合时令的有些褪色的短大衣。
“ 啊 清汤荞麦面两碗 可以吗?”母亲怯怯地问。老板娘忙笑脸相迎,依然领到二号桌,顺手将桌上那块预约牌藏了起来,对柜台喊道:“清汤荞麦面 两碗!”
“好咧,清汤荞麦面 两碗”老板应声答道,迅速把三碗面的分量放进锅里。

母子三人吃着两碗清汤荞麦面,说着,笑着。老板和老板娘在柜台里,一动不动地凝神听着,生怕打扰了母子三人的谈话。
只听母亲对儿子说,今天想要向他们道谢。感谢大儿每天送报来支持,感谢淳儿每天买菜烧饭来帮忙。因为能够安心努力工作,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现在全部欠款提前还清了。
兄弟俩好高兴。弟弟表态,从现在起,每天烧饭的事全包了。哥哥也表示继续送报纸,和弟弟一起努力。
母亲说完,又听哥哥说,他和弟弟也有一件事瞒着母亲,今天也可以“坦白”了——
哥哥得知,因为怕耽误母亲工作,弟弟藏了一封家长会邀请信。家长会上,弟弟朗读了自己可能参加全国比赛的作文。老师出的作文题是,“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弟弟写的是《一碗清汤荞麦面》。写了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留下一大笔债。母亲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工作,哥哥送早报和晚报。大年夜,母子三人吃一碗清汤荞麦面,非常好吃。三个人只买一碗清汤荞麦面,面馆的叔叔阿姨还是很热情地接待、致谢,还送过好年祝福。在弟弟听来,那祝福的声音分明是在说,“不要低头!加油啊!要好好活着!”弟弟想长大后,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也要像面馆老板一样对顾客说:“加油啊!”“祝你幸福!”“谢谢!”
说完,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
原本站在柜台里,竖着耳朵,全神贯注听母子三人说话的老板和老板娘,此刻蹲在柜台后面,面对着面,扯着一条毛巾的两端,捂住嘴,擦着泪。
作为年夜饭的清汤荞麦面吃完了,付了300元。母子三人深深地低头道谢,走出了店门。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老板和老板娘大声向他们祝福,目送他们远去。
老板和老板娘不曾想到,每天的迎来送往,每天说过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祝福的话,在一个孩子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洒下了一片阳光,已化作孩子前进的勇气与力量。
生活就是要这样啊,彼此相爱着,温暖着,激励着,感动着。

04 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会照亮自己
又是一年的大年夜降临了。北海亭面馆里,晚上九点一过,二号桌上又摆上了“预约”的牌子,等待着母子三人的到来。可是,这天始终没有等到他们。以后十多年里,二号桌始终默默地“预约”着,可母子三人一直没有出现。
北海亭面馆重新进行了装修,但二号桌仍保持着原样,并且安放在店堂的中央。二号桌的故事也在到处传诵着。有人特意从老远的地方赶来,有女学生,也有年轻的情侣,都要到二号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二号桌被称作“幸福的桌子”,名声大振。
十四年后的大年夜,那块“预约”的牌子,早已悄悄地放在了二号桌上。十点半,北海亭里的热闹气氛达到了高潮,店里已是人声鼎沸。这时,店门被咯吱咯吱地拉开了。两位西装笔挺、手臂上搭着大衣的青年走了进来。就在老板娘要拒绝两位青年的时候,一个身穿和服的女人走了进来,站在两位青年的中间。平静地开口道:“啊 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十年的等候,十年的牵念,十年的心里“预约”。终于来了!老板娘又惊又喜,一时有些语无伦次,不知所措。“啊,啊 孩子他爹”,指着三位来客,目光和正在柜台里忙碌的老板的目光撞到一处。

哥哥忙解释道,他们就是十四年前的大年夜,母子三人共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顾客。当时,就是这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鼓励,使他们母子三人同心协力,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现在哥哥是实习医生,明年将到综合医院工作。想开面馆的弟弟,现在在银行里工作。今天特意从老家滋贺县赶到札幌的北海亭,想再麻烦叔叔阿姨煮三碗清汤荞麦面。
边听边点头的老板夫妇,已是泪流不止。老板娘在旁人的摇晃下才清醒过来:“欢 欢迎,请,请坐 孩子他爹,二号桌 清汤荞麦面 三碗” “好咧 清汤荞麦面 三碗”,泪流满面的老板差点应不出声来。
这时,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不约而同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店外,刚才还在纷纷扬扬的雪花,此刻也停了。
“为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照亮了自己”“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老板和老板娘以热情善良,温暖鼓舞母子三人;以热情规范、善良守信、个性服务,赢得北海亭面馆经年不衰,生意越来越兴隆。
生活中,不能缺少他们这样的,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人性光辉与人间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