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遇见这么一件事,在某个路口,当时红灯禁止右转,前面的车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直接开过去右转,与此同时,后面将近有三辆车全部跟着右转。有时候,我又在想另外一件事,地铁上男人跟女人因为挤着对方而吵架,最后男人打了女人,因为打的不太重所以一旁的人都没有一个上去劝阻,直到打了数次,有个人上去劝阻其他人才一拥而上。在群体社会中,人总会在群体中保持一致性,这或许是一种本能。
在电影《死亡诗社》的一个情节中,基廷老师在一节户外课上让三位学生排成一队开始走路,刚开的时候告诉他们用自己的姿势去走,到后面三个学生随着节拍慢慢的走成一致的步伐,而后基廷老师说,一定要警惕一致性的危险性。
人都有从众的心理,别人都不做,我为什么要做,哪怕是对的,别人都做了我做了自然也没事儿,哪怕是错的。
有时候你的决定基于大多人的考虑,在概率上可能成功算是大概况事件,能得到与大众一致的结果,可实际情况呢?你得到的很可能是平庸的或者是不好的结果,因为一切都会因为量级上去的了,结果就变化了或者是出现了边际效应。举个例子,今年大家都在做直播,一窝蜂的全部做直播,去年大家做互联网金融,一窝蜂的做互联网金融,可想而知现在这两个行业是什么情况。就像老农种果树发了,第二年全村人都去种。这些道理仿佛每个人都深入骨髓的明白,可实际情况是,基本上都会选择从众,从心里上觉得做一样的事情最安全,趋利避害。
并不是刻意与众不同
本质上警惕一致性的危险性的真实含义是,要经常回顾自己是否人云亦云,是否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是不是经常不动脑,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至于能不能与众不同,那是另外一件事。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但更多的时候成功的人是少数的,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你自己跟大多数人都一样的时候,你就需要好好想想了自己愿意成为当前的自己么?恰如其分的是,如果你异于常人,那么烦恼会更多,但和他人什么都一样,你还是你自己么?如此说来,也适用于格格不入的人的自我安慰。
有些日子里,你看到了别人在学某门技术而后有了高薪资,你一门心思的去学,公司里别的同事都在炒股票或者炒房子,你也饶有兴趣地跟进,我周边的人都没有人提这些改进措施,我为什么要提?
请注意,以上的行为具有危险性,你需要自己评估和独立思考,甚至于结合古人的那句话:求其上者的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每当你与周围的环境保持高度一致的时候,你得到的将不如大多数人所得到的。而你也会因为在工作中没有主动性提出建设性意见、随大流地自我学习和跟风投资,最后反倒得到的是不如别人的结果,因为那不一定适合你。只能说,这样的一致性,体现出了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度是受制于大部分的他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