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Specify the kind of objects to create using a prototypical instance, and create new objects by copying this prototype. (使用原型实例指定将要创建的对象类型,通过复制这个实例创建新的对象。)
从定义中我们我们可以发现,该模式的前提是首先需要有一个对象,然后基于已有的对象复制生成新的对象,新生成的对象状态和原对象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内存地址。
实现
public interface ICloneable<T> extends Cloneable {
public T copy();
}
public class Message implements ICloneable<Message>{
int what;
String descriotion;
@Override
public Message copy() {
Message clone = null;
try {
clone = (Message) 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clone;
}
}
上述只有两个类,一个是ICloneable接口,该接口继承自java.lang.Cloneable接口,Cloneable接口是一个标记接口,本身没有什么方法,但是调用某个对象的clone方法必须要实现该接口,这里我借助该接口并扩展了ICloneable接口,所有ICloneable接口的实现类都必须要具备复制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发现,当前的设计中没有要求实现者必须是深拷贝或者浅拷贝。此外这里的接口作为一个标记来处理的方式很精巧,在日常开发中我们也可以这样做,比如设计一个防混淆的接口,所有该接口的实现者都在proguard中配置不混淆。
第二个类是ICloneable实现者,其copy方法对外提供了复制自身的能力,Message类中的what变量属于基本数据类型,该变量会被直接复制后赋值给新对象,而description变量是对象类型,目前copy方法采用了默认处理(clone方法默认是浅拷贝),所以该变量仍然指向旧对象中decscription变量所指向的string对象。
扩展
在解释原型模式的定义时,我们说原型对象是基于已有对象进行复制来生成新的对象,那么新生成对象时会执行构造函数吗?
在Java中,创建一个堆上对象有五种方式:
- 使用new关键字 → 调用了构造函数
- 使用Class类的newInstance方法 → 调用了构造函数
- 使用Constructor类的newInstance方法 → 调用了构造函数
- 使用clone方法 → 没有调用构造函数
- 使用反序列化 → 没有调用构造函数
clone的行为是很简单的。以堆上的内存存储解释的话(不计内务内存),对一个对象a的clone就是在堆上分配一个和a在堆上所占存储空间一样大的一块地方,然后把a的堆上内存的内容复制到这个新分配的内存空间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