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48989/68c6c527c20a3d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48989/914443d2da67d725.jpg)
【译文】关注内在美的东西不要过于看重外在的东西。对待父母,要竭尽全力,努力做到最好。对待君主,能够有奉献精神。与朋友交往,要有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读过说,我也必定认为他是有知识的人。
【一点启发】
【贤贤易色】
注重内在美胜于外在美,就像共和国的脊梁,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各种财富,这样的人是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所学习,所崇拜。对于娱乐明星除了花钱买门票,真的是过往云烟。没什么多大用处。
【事父母能竭尽全力】
对待父母,能够在自己范围内善待他们,我觉得这就是孝顺。这一点古人也是很能体谅不同人的生活状况: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为善和孝顺不能看外表,要看心,不是只看行为。我记得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老妈虽然没钱给外婆添置衣物。但是我妈会给外婆洗漱各种东西。给她按摩,语言上去尊敬外婆。对外婆从来不大声说话,做到了孝。看在眼里,我当时在想,自己也要像妈妈那样孝敬妈妈。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重”踏实,庄重意思。“固”牢固,内化意思。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知识也不会牢固。要讲忠信。不要和不如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一点启发】
【君子不重则不威】
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燥君”做人要庄重,稳重,一天到晚咋咋呼呼,就像海草那样,飘摇不定,容易被外物蝇头小利所诱惑,这不是君子所为,像孔子那样,“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其言也厉”
【学也不固】
所学的知识要内化于心,不然就像瞿茂林老师说的,“玩物丧志”。没有做到知行合一.苏轼为何过去一千多年,如今还是被现代人所喜爱,因为他的诗就是他的生活。他说到自己“上可陪吾皇大帝,下给陪老舍乞儿,眼见天下无不一个好人”一生中,对待孩子对待老百姓对朋友,就像他说的那样,做到合适。
【无友不如己友】
主动去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就像樊登学习社群,一群都是爱学习的人在一起,你自己不知不学也会去学习。古人说“篷生麻中,不扶自直”。
【过则勿惮改】
时常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去改正错误,自己也是如此,不要像子张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勇于承认错误,去改正,抱着谦卑心态终生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