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在实训课选择时面临两个选择,拿不定主意,在微信上问我,他主要纠结两点:
1、哪个岗位能赚钱多点?
2、希望能学到东西?但实训的岗位看上去很苦逼,怎么办?
他们之前应该是安排过客服岗位的实习,他认为“体验”感很差,别人很刁钻,让人受不了,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还会受别人骂,感觉像个机器人。
我对他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不久以后就要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这样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不对的。我给了他一些建议,希望他能明白社会的现实是什么。
首先:大学安排短期实训课,类似于到企业实习,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早一点接触企业实际环境,这对将来就业是有好处的。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去锻炼,要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把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结合实际用起来,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这才是关键。这个时候,不应该把赚钱多少当作自己的目的。企业给实习生的岗位,肯定都是最基层的岗位,再多能赚多少钱?除非你真的是顶尖的学生,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或特长(有时候家庭背景或社会资源也是一种优势)。
其次:在企业中,哪有既容易干,又能学到东西的工作?人的能力都是在不断地突破舒适圈的过程中慢慢变强的,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对能力提升不会有太大帮助。他也觉得,重复做一件事,按照专业术语回复,像个机器人。但是,再想一想,你对所有商品知识的专业掌握程度真的能做到象机器人一样的水准吗?如果连这一点还做不到,那离机器材人的水平还差一大截呢。
我告诉他,不要以能不能赚到钱来做为选择的标准,也不要因为工作中吃点苦头就接受不了,每个行业都有最苦逼的活儿,基层岗位都是这样的,这才是现实。在学校,老师的责任是教授知识,培育人才,很少有老师教学生职场是什么样的。但这一课是早晚要补的,趁着实训的机会能补一点社会课,也是有价值的。
By the way,对于一些提供实施岗位的企业来说,也不要把学生当成短期的廉价劳动力来对待,那是对这些孩子不负责,也是对自己服务的客户不负责。
中国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千百年前聪人都明白的道理。不想苦逼地奋斗,只想牛逼的成功,这种事情是不存在的。就算是什么什么二代,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也定要在某个方面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获得自我的成功,不要说普通人了。
学到东西,一直泡在书本里的孩子,很多都是天真的以为,学东西就是学知识,什么理论、公式、道理等等。其实呢?“事事洞明皆学问!”只要是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有学问可做,都能学到东西,就是看用不用心,有没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和探寻答案的精神。
去年刷过一部英剧,名字是《万物既伟大又渺小》,是一部温情且正能量的剧集。故事讲的18世纪一位兽医专业毕业生吉米,好不容易找了一份乡间兽医的工作,却遇到了一位挑剔且脾气古怪的老板。吉米经历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受到了老板以及本地居民的认可,经历着平凡又不平凡的生活。
所有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追逐梦想的过程总是充满挫折,吉米出发去面试,结果下错了车站。为了不错过面试,只能靠双腿前进,偏偏又赶上下起了大雨,全身湿透的吉米终于到了目的地。
就在登车前,母亲眼含泪水安慰吉米“就算彩虹尽头没有期待的美好也没关系,千万别失望”,父亲则鼓励他“一定要追寻自己的梦想”。
如果抛开故事的年代背景和男主的特殊职业设定,千千万万普通职场新人的身上,都有吉米的影子。他们从笨手笨脚,不被信任,到一点点努力付出,得到认可,最终站稳脚跟。每个人初入社会都曾有过不安,有过犹豫,甚至有过退缩的念头,但只要一路坚持,不轻言放弃,旅途伴随的不只有风雨雷电,还有美妙风景。
非常建议面临工作选择的年轻人,可以看看这部高分剧集,或许会得到一些启发。
回到身边的现实,海底捞副总杨丽娟以前也是做服务员,菜鸟网络董事长童文红以前只是做前台。她们最初做的都是最不起眼的工作,最后都成了了不起的人物。
她们这是幸运吗?也许有幸运的成份,但是埋在泥沙中的金子只所以是金子,毕竟是因为金子会发光。
孩子:步入社会才是人生真正学习的开始,早吃点苦头不是坏事。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我是乾乾阿拉丁,感谢您关注、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