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6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都则”盛典——火把节。
每到这一天,来自大小凉山数以万计的彝族同胞都会齐聚到西昌火把广场,举行盛大的欢庆仪式。
三天三夜的火把节狂欢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青春飞扬彝族小伙子们可以在斗牛、赛马、抢羊、摔跤中彰显荷尔蒙爆棚的力量美感和体育竞技的独特魅力。
热情大方的彝族姑娘们则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美丽动人,用歌曲、舞蹈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氛围。
与此同时,年轻男女还可以通过才艺展示为自己的美好姻缘搭个线。
兼具情人节和竞技比赛性质的火把节体现出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敬。
当火把广场56根代表着56个民族的巨型火炬被“点燃”时,既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的向往,也是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的真诚祝福。
虽然来到火把广场的时间是白天,但是依旧可以通过那一根根高耸笔直的火炬柱子和广场上的火焰图腾雕塑想象出那种万众瞩目、热闹非凡的景象。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但热闹一定会是所有节日最初的基调。
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每个人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也温暖了彼此的内心,让热情在心中升腾起一股暖流,并四散开来,传递下去,用淳朴真挚的热情去感染更多人的心情。
如果说火把广场是民族风情,邛海和泸山是自然风景,那么建昌古城就是走过沧桑岁月,风采依旧的历史古迹。
建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建昌古城保持了明代古城最基本的正方形结构,占地面积达到了144公顷。
古城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东南西北分别称为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各条街上又有许多以姓氏为名的巷子,巷子里各种古建筑和仿古建筑林立,置身其中,让人仿佛看到“洪武之治”前夕那种从废到兴的向好历史阶段。
如今的古城不仅是那段历史的珍贵纪念,也是展现西昌历史文化魅力和旅游文化特质的重要标志。
许多地方都有古城,但真正能体现出古城独特魅力的却很少。
建昌古城虽然也得到了商业开发,但却保留了许多居民区和学校,生活气息还是远胜于商业气息。
古城最怕千篇一律,最怕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最怕丢掉了自己的底蕴和特色。
在这一点上,建昌古城基本可以达到良好以上的水准,也是西昌旅游的一张经久不息的好名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