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头脑里有住着两个人,一个年轻人,反应快速敏捷,有感染力,但是缺乏经验,没有城府,还有一个老人,经验丰富,善于判断,但是行动迟缓,反应很慢。
听从年轻人就是把思维交给自动化系统,快的同时也跳过了头脑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听从老人安排虽然慢,但这是一个理性判断的过程。两者各有千秋,但要学会在对的时间运用对的系统。
虽然一直都在学习如何放下,放下头脑里演绎的剧情。但还是不太清晰放下什么?常常陷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
反复的实践着,今天学习到这一段话,终于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
有时需要放下年轻人的声音,不要进入情绪的惯性思维,尤其在需要为自己营造幸福的时候。
“别人爱不爱我,我无法掌控。而当下的幸福,我自己就可以达成。例如品一杯茶的幸福,仅需要我的意识回到身体,而‘身边的人是否爱我’并不是必要条件。”
回味了一下最近令我投入和幸福的事:
周一小确幸,淘到的手工耳环到货,每天回到家做饭前第一件事,就是戴上它,为自己正式回到生活营造一个仪式感。那一刻,我是一个优雅的主妇。
周二小确幸,认真的做一道菜,看着“下厨房”,对麻婆豆腐和地三鲜的每一道工序都投入进去,才发现外卖的便捷程度和对生活的体验程度是成反比的。那一刻,我放下头脑的幻想,踏踏实实的感受生活。
周三小确幸,今天的清晨朗读会有句重要的提示:积累技能比积累知识更重要。这也是在强调践行力。记单词、学语法、研究发音技巧都是在累积知识,阅读、口语、模仿发音就是在积累技能了。在我身上,看到时间积累带来的变化。
周四小确幸,孩子生病了,以前会把给他做推拿当做任务,很累的时候真的会抗拒,但是当我把每天这40分钟当做和他难得的亲子时光,就觉得能接受了,既给孩子治好了病,又难得的将注意力放在他身上,陪他说说话,看看动画片。那一刻,我的眼里只有孩子。
周五小确幸,认真的踢毽子,踢着踢着压力和负面情绪都没了。那一刻,只有我和毽子。
选择适当时候放下应该放下的,就会发现,原来,每天除了忙碌和生活的苟且,还有这么多幸福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