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一课经济学》
【阅读内容】第四章:公共建设工程意味着税收;第五章:税负抑制生产
【阅读主题】
1.公共建设工程意味着税收。
理论: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建设,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必需的。(1)社会对这些公共工程本身有需要,需要就是其存在的理由。(2)将公共建设当作一种手段,用以“提供就业”,或者创造出原本并不存在的社会财富。
举例:以建桥为例。(1)公众需要。(2)一年可以提供500个工作机会。
结论: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公共建设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1)纳税人可以用他们纳税的钱去购买其他东西。(2)造桥工程每创造一个用于公共建设的就业机会,就必定会破坏掉一个用于私人领域的就业机会。造桥工程只不过使就业机会发生了转移。造桥工人在增加,汽车工人、电视机技术员、制衣工人、农民却在减少。(3)兴建公共住宅和田纳西河拦水坝的道理是一样的。
2.税负抑制生产。
理论:税负占国民收入的比率越高,私人生产和就业受到的抑制就越大。等到总税负大到超过能够忍受的限度时,寻求不会抑制和搅乱生产的税收机制就会成为一个无解问题。
举例:如果一家公司发生亏损时全额自负,赢利时每赚1美元却只能自留52美分,那么在其盈利不足以弥补亏损之时,公司的经营政策就会受到影响,它不会再扩大经营,或者只扩张那些风险最低的业务。觉察到这种状况的人甚至会打消再创业的念头。
结论:合理税收对生产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既可以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既能保护生产又能为生产者提供更多的回馈。
【原文金句】
1.我们必须明确: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2.如果我们学会进一步去看背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公共建设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
3.所谓“私人资本建造不出来”的伟大工程,实际上正是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即利用从民间征来的税收来筹集建造工程的资本(如果是发行国债借钱的话,最后也要靠征税去偿还)。
4.所得税负的重担往往会落在占国民收入很低比例的一部分人身上。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自古以来,凡是盛世,都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带来的,因此,关于税收,要有全局和长远的经济眼光来评判其合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