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作者: 胡叉扣 | 来源:发表于2017-05-23 00:11 被阅读15次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在麻省理工学院,一位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这位印度学生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

 在看《三傻》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在印度还有这样一所理工学院。当时还觉得很搞笑,这个学校没有麻省理工那样的出名,所以我一直滞留在那样的误区里面——印度的学校都这么变态,以及……印度的学生都这么变态……

 因为好奇所以专门去查了一下这个学校,于是有了前面提到的那个段子。可想而知,印度理工,这是一所比麻省理工更牛的理工大学。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每年为硅谷输送大批量的IT人才。就像我们国家的父母希望孩子考清华北大一样,在印度,男孩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考上这所大学。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所以,在电影的开头,我们听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竞争”。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1.其实竞争对手只有你自己而已

 开学第一天,院长精心准备的第一节课是这样的,他拿着一个鸟巢向所有的学生演示:“杜鹃不会自己筑巢,它把蛋产在别人的巢里,小杜鹃孵化了之后呢?就把别人的蛋推出巢外,干掉对手,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 ——生命就像赛跑,如果你不全速前进,你就是那颗被摔破的蛋。”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所以,在电影中,那个好学生“消音器”,处处都在竞争,他竞争的方式就是:取得第一名,超越所有人。因此,每次考试前,他都会在其他学生的门下放黄色杂志来扰乱别人学习。

 我们都知道,竞争有两面性,会产生动力,也会产生压力。

 好的竞争让人们互相审视,互相学习,一起进步,这是良性竞争。靠打击打压别人来提高自己,这是恶性竞争。

 如果竞争只是为了超越别人,而永远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竞争而竞争,对任何人无疑都是没有益处的。

 电影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兰彻被逼给大家讲工程课,他在黑板上用他朋友的名字随便造了两个词,然后让大家在30秒内找到答案。当大家都找不到答案时,他问大家,刚刚有谁,在看到这两个新名词查资料时,有学到新知识的兴奋?还是都因为要限时与他人竞争,而在努力?

 回想我们的学生生涯,几乎无时无刻都与排名有关,排名决定在班上的座位,决定是否能够升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等等,因为残酷的竞争带来压力,压力产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学习文化知识主要是为了追求一个好名次,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所谓的领先地位,试问有几个人真正是为了提升自身而在求知呢?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这也就造成了名次靠前的同学高处不胜寒,压力越来越大,生怕别人超过自己, 排名靠后的同学自暴自弃,灰心气馁,酿成了许多本可避免的悲剧。

 就像片中兰彻说的,学校是用来求知的地方,不是压力工厂,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而且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活动。

 竞争无处不在,而真正的对手只有你自己而已。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2.学习是学以致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是在课堂中,古板的老教授让兰彻解释“机器”的概念。

 兰彻说:“所有能减少人类劳动的事物,任何能简化劳动和节约时间的就是机器。天很热,开一下按钮,一阵凉风——风扇,是机器;和几英里远的朋友通话—电话,是机器;几秒钟内进行数百万次计算——计算机,是机器; 我们被机器包围,从钢笔尖到裤子拉链,上上下下••• ”

这是多精彩又通俗易懂的解释,可教授却不吃这套回答,他的定义只局限于课本:“机器是由相对运动固定的由相互连接的零件组成的,意味着,功和能量的相互转化的装置”

好学生“消音器”靠着死记硬背赢得老师的称赞,但是兰彻却被赶出教室。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电影中的兰彻,他总是被老师赶出教室,是妥协听话还是坚持表达自己,是看当他做出一种选择时,是否有力量支撑你自己。他明白自己真正的追求,而不是盲目服从。

学习,是为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融会贯通,活学活用。所以兰彻能用吸尘器做出吸盘,用汽车发动机发电,帮助产妇顺利产下婴儿。

如果没有思考,没有运用,那教育就只是千人一面的流水生产线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3.听从内心的声音,为自己负责

兰彻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些?因为他是真的热爱工程,他在为自己而学。

片中三个好朋友在一起聊天的片段:
兰彻说法翰:你的爱人是摄影,你却娶了工程,你怎么能学好?
另一个好朋友莱俱说:那我呢?我热爱工程,每天都很努力,为什么我还是考不好?
兰彻说:因为你活在恐惧中。你总在恐惧未来,今天又怎么能过的好?

而兰彻自己,他热爱工程,经常彻夜研究各种发明,心无旁骛,为了兴趣,为了自己而学,所以,他学的很好。

这就是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的区别。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法翰,从小酷爱摄影,却被爸爸逼着学习工程学,希望他成为一名工程师,他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排名倒数,后来他勇敢地向父亲摊牌,表明自己的想法以求父亲理解,最终爸爸支持了他的选择,他与父亲相拥而泣……这一幕儿子与父亲的对话非常感人,也让我感触良多。

院长的儿子,喜欢写作,却被爸爸逼着考理工大学,三年都没有考上,最后选择了自杀。

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其实并不是自己选择的,很多时候通常是父母一步步安排好让他走,父母们或为了实现自己当初的梦想,或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个他们认为的好前途,所以不论孩子本身是否愿意走这条“规定路线”,连哄带骗连拖带拽也一定要让他们符合自己的期许。

当然不能说父母的好心是完全错误的,但我认为教育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让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然后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去发展。

莱俱,背负着改变全家人生活的重负来到大学,醉酒后在院长门前小便,院长交给他一道选择题:要么退学,要么承认这是兰彻的唆使。莱俱既不想放弃学业,也不想背叛朋友,万般无奈下,选择跳楼,所幸他只是摔断了腿。

另一个学生乔伊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因为父亲中风,两个月他不能安心学习,作业迟交,院长决定他不能毕业,最后乔伊选择了自杀。

在这里,我想说说关于“内心有力量”,那什么才是是真正内心有力量的孩子?

片中,兰彻说过一句话“ALL is well”,遇到任何事情,告诉自己这句话。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因为内心有力量,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兰彻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在任何困难下都能乐观积极的面对,找到解决办法。

试想,如果乔伊也能有这样的内在力量,那么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影片的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兰彻的两个朋友,法翰和莱俱的蜕变,跟随自己的心做出了选择。一个人是可以影响身边的人的,这过程可能很缓慢,但是付出真诚和爱都能够实现。

这部电影的监制韦度当年故意在期末考试采取放弃态度,以避免获得好成绩,否则父亲就会送他到剑桥大学,而非他梦寐以求的电影学院;

导演拉尼鼓起勇气告诉父亲说,他并不想成为会计师,幸好最后得到了他父亲的全力支持,才能有现在的成就。

而编剧则与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搏斗,最终放弃了工程系的录取,而选择了学习文学。

这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也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追随自己的梦想,为自己负责”。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最后,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你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追求的吗?

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夸张的部分,并不是说你看完了以后,会因此做多大的改变,应试教育体制会因为这部电影有多大的改变。

更多的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如果你同样因为这个问题受困其中,希望这个电影可以带来启发,而不是让你的生活一天天被动下去。

谁能够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最好,这句话只有问我们自己才知道。

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未知的自己——观《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xw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