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北方已冰上走,南方能出手吗?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北方已冰上走,南方能出手吗?

作者: 八鲜过河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22:10 被阅读0次

    冬至过了七天,按照农历计算,应该是“一九第七天”了。老古语说“一九二九不出手”,意思是说,天气寒冷,冻得把手揣在衣兜里,不愿意拿出来。

    可是,这两天深圳的最高气温达到了26度,年轻人不但把手从衣兜里拿出来,甚至把胳膊也拿了出来——在数九寒天里,又穿起了夏天的短袖衫。

    (星期天的深圳立新湖畔。一九第七天。)

    在我的印象中,烟台老家的冬至并不算节日,顶多也就是吃顿饺子。但是,长江以南的人们都对冬至非常重视,真的有“冬至大如年”之感。

    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当作节日来过的,恐怕只有清明和冬至。这一点,在长江以南地区似乎更加明显。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从江苏、浙江直到福建,再从广东、广西直到江西、湖南等地基本上就是古之“百越”所在。正如史学大家吕思勉所言,过江则称越。

    冬至,从春秋战国时期便为重要节气日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古代,冬至曾经是非常重要的节日。

    (陶寺文化遗址。出土夏代的观象台。可以从某个狭缝里观测冬至太阳的升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

    “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到汉代才被正式固定下来。在这之前,“冬至”一直是过年的代名词。

    在周代的早期书简中,对百越之地的描述其实并不太友好,称百越之地的人们断发纹身,吃生食,类似荒蛮之民。

    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大伯和二伯,主动放弃继承父辈之位的机会,从盛产“杏花村”美酒的渭河流域,一路奔赴当时“断发纹身”的无锡梅村一带,创立勾吴,看来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无锡梅里古都——吴国的起源地)(网络图片)

    现如今,周礼起源的大北方对某些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反而不如当年的荒蛮之地了,是不是有些小小的讽刺味道?(关于这一点,肯定有些北方的朋友表示不服气,但是对于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南方比北方重视,庆祝活动也更讲究,这是事实。)

    冬至日,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汤圆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汤圆之中,有馅儿的当然最好吃,尤其是芝麻花生馅儿,更是美不可言。

    (汤圆。冬至和元宵节的必备美食。)

    在无锡,还有一种叫做汤团的,简单来说,就是大个的汤圆,一碗也就只能装三到四个。这其中有一种“菜猪油”馅儿的汤团,吃过之后,终生难忘。

    (当初没有给美味无比的无锡菜猪油大汤团留影。只好借用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您告知。)

    我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的所有大城市,这种菜猪油的汤团儿,自从离开无锡,就再也没见过。今天,正值冬至日,还真的想念无锡“菜猪油”汤团那又香又甜的味道。

    珠三角及其周边地区,冬至的时候,也是要吃汤圆的。在更传统一些的地方,要吃“茶果”。

    茶果,根据做法和用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粉果,艾果,油果等等。

    (老深圳的艾果。当然江西等华南地区也有此美食,而且大多数地区是在清明时节吃的。)

    这其中,我认为艾果口感特别的同时,视觉上还能给人以享受。而且,这种美食的模样更加接近北方的饺子。这种艾果的皮儿,是用掺了艾草汁的水和面。

    在山东老家,山上的艾草也挺多。但是,除了记得小时候用晒干了的艾草熏蚊子,以及端午节采回来挂在门上,取驱虫平安的意思之外,关于这种香味特殊的植物的记忆就再无其它了。至于说把它当作食材,就更是想都没想过。

    也有可能,华南的艾草和老家的艾草不同吧?我一直是这么想象的。

    某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处农村的菜园里看到种植在田畦的艾草,这种想象才得以被证实。笔者不是植物学家,真的看不出,种植在田畦里的艾草和老家山野里的艾草有什么巨大的差异。

    (农村菜地的田畦里,种植的艾草。看样子刚刚浇过水。)

    看来,同样的艾草,因为气候和水土的不同,在物性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这是不是“南橘北枳”的又一个生动注脚呢?

    华夏地大物博,物产锦绣,信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北方已冰上走,南方能出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ya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