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猎心喜

见猎心喜

作者: 淑淋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16:17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到一个成语,“见猎心喜”。这个成语的贡献者,是宋代儒学大师程颢。程颢年少时活泼好动,喜爱打猎。后来折节读书,收敛心性,自以为不会再生出外出打猎之心。他的老师周敦颐对此不以为然,认为程颢这份心只是潜隐未发,总有一天会再度浮现出来。多年以后,程颢看到乡间围猎,突然很想下去一试身手,他这才意识到老师说的没错。

    这背后有一个小的儒家知识点,有助于大家理解这则故事。宋代发展出的理学极其重视所谓“气质变化”,用以破除内心的小我之私,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达到“仁”的境界。“气质变化”的初级阶段类似于陶冶情操,如果你好动活跃,就应该训练自己成熟稳重,如果你羞怯退缩,就应该训练自己勇敢果断。所以程颢会压抑打猎的喜好,用读书磨练自己的心性。

    一代大儒的传世故事,自然免不得被后世者诸多附会、揣摩。在明朝吴与弼的时代,程颢早已被奉为一代圣贤,吴看到“见猎心喜”,便认为大有深意:圣贤同我们一样,也有不易克服的缺点,但通过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也能从凡夫俗子蜕变为圣贤。悟出此种道理之后,吴与弼也有了脱胎换骨的打算,打磨精神,最终开辟出儒家以践履精神打造自己最终成圣的一条新路。

    我眼光粗浅,由“见猎心喜”联想到的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同学会,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告诉大家一个未经验证的公认真理,用来联络同窗之谊,捎带炫耀自己“打下江山”的同学会,竟然成了出轨的绝佳触发场景。

    “见猎心喜”为这个给大家贡献无数茶余饭后谈资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背书。在遥远学生时代残留的好感,经过多年世事打磨——繁重的工作、难搞的老板、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婆、完全遗传了自己成绩勉强不倒数的孩子——最终似乎和那个少年遗落在了十几年前。同学聚会再见时,也许在精心打扮之下她仍旧难掩臃肿体态,未必比家中那位好上许多,但是加了一层“往昔”的滤镜,她变成了当年青葱模样,体态轻盈、满脸胶原蛋白,他也变成了四十五度明媚忧伤的少年。是呀,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回想起来,读书时偶尔的忧伤都闪着明媚的光。当年的欢喜蠢蠢欲动起来,往昔逐渐清晰,那些毫无营养的话题,有了往昔的加持,可以聊得言笑晏晏,让人乐不思蜀。3、4个小时的聚会瞬息而逝,你依依不舍中回到家里,用无聊的电视节目掩饰正在反复咀嚼与她见面时总总情景的元神出窍的自己。而这时,自家的老婆又唠叨着让你洗碗洗澡辅导功课,拉你入凡尘,看到这一地鸡毛。被触发的欢喜操控着你,于是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拿起手机对她发一个笑脸。仅仅只是再见时重现的懵懂爱意,就在这一次次你来我往的“无心之举”中,强大到足以背叛两个家庭。

    当然,“见猎心喜”也只能解释其中一部分情况,毕竟人性的复杂从来不可以一言蔽之。见猎心喜连古之推崇的圣人都不能避免,你我自然不能免俗,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在见猎心喜之后,及时刹车,”知“与”行“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可能有朋友祭出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知与行本就一体两面。本次对此问题不做深入探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猎心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yn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