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一个善良的人。
作为一个大龄老阿姨,却才快要从学校这个象牙塔出来接触社会。被说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我太单纯。
一度,我在考虑自己是不是也要做一个精明的人?把城府装在心理,遇到人先打量一下是不是对自己有利。步步为营。也许,这样确实能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会让我的利益最大化。而社会上,表面上来看,确实是那些更”精明“的人会更有话语权,更成功,更风光。
一位前辈的话却点醒了我, 每个人的命运都有不同,也许你就注定要做一个单纯的人。可这不代表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最近在读的《中国哲学简史》给了我更多的解释。
“反者道之动” 这是道家和儒家都支持的观点。意思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在是否要做一个精明的人这一点上,我认为, 精明的人在乎的是那每一天的自己的利益,这样做到极致,就可能会达到相反的结果。就像成语聪明反被聪明误表达的那样。每天都忙于利益算计,勾心斗角的人丢失了和别人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石。人和人之间的连结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这是那些表面上的利益无法取代的。另外,每天思考算计的人如何能有一个平静安宁的心?反之,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被别人“利用”,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可觉得委屈的。也许,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经验。在人生的历史上来看,一时一地的得失并不能决定我们最终的命运。而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那么重要。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得到多少,而是体验了什么。
另一个我中国哲学教给我们的就是“知命”,这也是孔子的思想中我唯一喜欢的地方。孔子认为,做事情的价值在于做本身,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中。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命就是命运。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外在的因素来配合。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而这些外在因素是我们无法掌握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计较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知命”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的结果,我们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我们永远快乐。“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所以,能不能成功, 能不能成为一个精明的人都是我们的命运。而我,也许注定就是一个单纯的人,辩证得看,这个性格特点可能会让我“吃亏”,我可能不会是最有钱的人,可能还会常常损失自己的利益。可是,损失自己的利益有那么不好吗?给予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而且,单纯,允许我专注于我的科研,思考,看书,学习,和朋友相处。我的单纯给我带来的一样单纯的或者喜欢单纯的朋友,我们相处愉快。我的单纯保护着我内心的宁静,即便外面的世界喧嚣杂乱,我却可以有自己的独立而广袤的思维空间。若是逆转我的性格勉强自己去做一个“精明”的人也会事倍功半,我自己也不会觉得愉快。
那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做一个善良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了。我希望做到的善良是有智慧的善良。而不是愚昧的感情泛滥。 很多心地善良的人却往往做了很多坏事。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福慧要双修,缺一不可。
做一个自私的人。我说的自私是对自己负责,照顾好自己。我们常常给别人带来的麻烦就源于自己的“无私”。比如,父母因为工作,因为经济或者其它“崇高”的理由,牺牲自己,结果到了老年,就会需要子女来照顾。反之,如果子女没有“自私”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计划好自己的职业,那么父母还要费心为子女的身体前途而担忧。一个我在心理学讲座上听到的例子就是,在我们每次搭乘飞机的时候,乘务员就会告诉我们,遇到危险时候先戴上自己的氧气罩再去救别人。所以,自私,在我眼中,是一个让自己和别人的生活都更加简单的好的品质。
“临湖静坐,观日影飞去。人生没有什么迫切的事。很迫切的事我们已经做完了。”
“真正的勇气是,经历了那些复杂、坎坷、黑暗、动荡的世事考验,却仍保有一颗纯澈的初心。并且这颗心因为磨砺与损伤,散发出更为明净透亮的光亮。这光芒与此世间是超离而又平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