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担心过自己吗?你担心过亲人吗?担心是一种什么感觉?
担心过的人都知道,那是非常让人不舒服的。
我不算特别会担心的人,不过也经常有担心的时候,每个时间的担心内容不同。这段时间的担心,难免带有疫情期间的时代特色。
比如要讲直播课了,感觉在面对全世界讲课,深怕讲不好;幼儿园开不了学,一个月几万块房租和几万块工资如何应对?
因为担心,产生焦虑,迫使自己去想办法。直播的比较好解决,争取到同事愿意分享课件,提前一天晚上准备,早上一大早起来把课件看多几次,做足功夫,让担心变成动力。太重视太紧张了,每次直播结束居然都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的问题,想来想去还是没有办法,超出能力范围了,只能暂时放下。
最近疫情,给大家带来了生活的变化。
我明显感受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状态。
平日容易焦虑的朋友们,这段时间就更难熬了。
我听到最多的就是担心孩子学业问题。担心网课听了,孩子听不懂没质量;担心没有老师盯着,孩子不自觉;看电脑时间太长,担心孩子眼睛坏掉了。特别是孩子初三高三的家长,觉得孩子不幸碰上了疫情,一辈子有可能毁了,不由得焦虑担心到心情烦躁。
只盼着疫情结束,一切都好起来。
但遗憾的是,对于每个爱担心易焦虑的人而言,能操心的事无穷无尽,并不会因为疫情结束就停下忧虑。
就像初三高三六年级的孩子,你只是和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的同龄人PK,大家都一样没能到学校去上课,哪里就你家孩子倒霉了呢。如果你担心你家孩子不自觉,都是同龄的孩子,谁就能达到你要求的那种自觉?如果可以,那也是人家的一种过人之处,我们羡慕就好了,和疫情无关吧。
对于大多数受其困扰的人而言,焦虑担心更像是一种常态和性格特质。
只有了解了易焦虑担心背后的机制,我们才能更好走出无时无刻的焦灼。
我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篇文章,里面作者认为:易焦虑是一种特质,
它有个出人意料的诱因是——自我憎恨。
观点来自于一些研究的分析和结论。
其中有个结论是:
在成长过程中,那些不喜欢自己的人,患有极端焦虑的风险大大超出了平均值。
也就是说:不喜欢自己更容易担心焦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们普遍相信一个规律:
糟糕的人更容易遇到糟糕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自己、认为自己很糟糕没价值,那么他会倾向于相信坏事在他身上发生的几率很高,而好事他也不配得到。
于是在面临各种未知的事件时,他第一时间会更倾向于去思考糟糕的结果,而不是客观地去面对。
甚至即使没什么特定的事情,内心也慌慌张张,因为不知道“属于自己的坏事”什么时候降临。
他们对好的事情有一种不配得感,觉得灾难会随时降临。这样一来,就很容易经常担心焦虑。简单一句话,喜欢担心的人就是没有自信的人,自我价值感低的人。
前天在喜马拉雅和大家分享《吕爸爸的教育智慧》,里面有一个内容《把担心变成祝福》,讲到一个妈妈老来得子,天天担心孩子生病,孩子就真的生病,把担心改成祝福之后孩子也就健康了。这个妈妈对孩子真是典型的不配得感,老是怕老天把孩子收回去。不断的担心居然能让孩子真的生病,作者吕红兵说“担心其实是一种诅咒。”
吕红兵的这个故事我无法查证,不过一些心理学家也讲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对坏结果的不断重复念叨,起到一个不断消极暗示的作用,潜意识不辨真假,它会帮你梦想成真。
改成正向祝福的话就是为了给潜意识一个正向的暗示,说多了也能够梦想成真。
服务中心的智慧家长小米昨天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她从公婆家回来前收拾东西的时候,老公总是提醒她说:“不要忘记拿豆干了!不要忘记拿豆干了!”结果高速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忘拿豆干了。
我们大地幼儿园的家长青草老师也分享自己的一个例子:
好多次,一家子回老家看父母,小孩玩累了,从澄海回到汕头的路上就睡着了。老公在车上就一直说:“哎呀,她回到家里肯定要醒了啊,晚上肯定要到一点多才能睡了。”他认为这是一个规律。
爸爸总是担心,担心晚上不能一觉睡到天亮。妈妈说感觉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把担心变成事实,然后无中生有的规律一遍遍地被验证为真理。
这两个妈妈的觉察,使她们得到智慧。小米让老公以后用正向表达,并决定以后出门前豆干拿出来放在门口。对这次的遗忘也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后续补救工作。在孩子出现担心时,也做了正向的引导。
也许有人说,你没遇到我遇上的那些麻烦,当然不用担心。事实是,同样的事情有的人比较担心焦虑,有的人不太会担心。
我们的大文豪苏轼,流放岭南就“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放杭州就治理西湖,弄东坡肉。到哪里都很兴奋,趁机游山玩水,再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与其担心,不如积极面对;暂时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不如放下,让时间去安排;对于别人,我们无法控制,与其担心,不如祝福他们。
当然,事到临头,有时担心还是难免的,如果尚未解决又不能放下,就接纳吧,接纳自己就是这么爱担心爱焦虑,这也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