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种欲望都在降低。
简书的倾诉也是如此。
也许,我只是厌烦了那些重复的情绪表达。
美好的时刻,我知道这满怀的期待不会太久;焦躁的时刻,我知道这百转千回的痛苦也不会太久。
这些日子,也变得越发普通。
即便不写,但是我常常看简书。
在学霸的普通人生活一文中,是这样去理解普通的:
“毛毛老师认识的一个学霸,她说意识到自己是个普通人,并接纳这个事实,下面文字来自于她的陈述。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1976 年 5 月,穆旦写下了这句诗。45 年之后,三十三岁的我,正活在这句诗的意境中。如果我说我是个普通人,你应该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我告诉你,我念了 20 年书,在三个国家上过大学,花了家里几百万的学费,如今却还是一个普通人,估计你会觉得我要么是在凡尔赛,要么是个 loser。
今天我的回答是:优质教育的意义本来就不是让我们摆脱普通,而是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拥抱普通。
普通,原本是我们的共同命运。过多欲望和恐惧,使普通几乎成为一种原罪,仿佛一旦承认普通,就既不配追求理想,也不必恪守初心。”
这个自称是普通人的学霸,从小学就考入名校,初中、高中一路杀出重围,大学名校+留学,人生的高光时刻无数,才会让他觉得现在太“普通”。
可是,怎样才是不普通的人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都被“应该”绑架了,或者是被前一个高光时刻绑架了。
孩子小学成绩可以,我们觉得再加把力,这么好的底子,应该上更好的初中。
初中三年,披星戴月,被我们家长一直追捧的所谓的氛围,有之前好不容易加把力才考上的好初中这步阶梯,应该冲进重点高中。
进了重点高中,更应该好好努力,争取考入985/211,如果高考成绩差一点,都觉得丢人,因为配不上所谓的重点高中。
那么,人生的指向永远是高光时刻,那高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普通。
正是这不普通,偷走了太多孩子的快乐。让孩子们变得沉闷,压抑,不快乐了,甚至透不过气来。
我们的简友太厉害了,来看一看数据:
“全国每年有1000万考生,而985大学只有39所,假如每一所985大学招收5000学生,那么39所学校只195000人,相对于全国1000万考生,录取率不到2%,而多数省份的录取率只有1.5%左右,所以很多人笑称”985大学,就是98.5%的人考不上的大学“,其实,这98.5%的学生已经是经过中考选拔之后的,还有50%左右的学生中考就已经被淘汰了,根本无缘高中,那么,考上985大学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一个地市,即便是最好的高中,招生一般也在1000人以上,那么能够考上985大学的也很难超过500人,一般也就是二三百人,所以,即便是考上重点高中,离985大学也有很大的距离。”
作者写这篇文,是因为一位小学家长,给自己的孩子下了以后一定可以考上985的定论。这位家长更厉害,大部分家长还爬爬楼梯,他是想一步登楼啊!
这就是我们渴望的高光时刻,光看看数据就替孩子捏着好大一把汗!不要说一天十几个小时排除一切杂念干扰的去学习了,换做这个年龄的我们,再重新走一遍来时的路,人生的高光时刻会是在哪里?
所以,人家的总结,也是如此的一针见血:
“在重点高中任教接近20年,我接触过很多优秀学生的家长,这些学生都是初中的佼佼者,在上高中之前, 家长可能都觉着孩子考上985大学没有问题,至少也是211大学,但是到了高中,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很多家长在不断的调整目标,最后发现,“一本”大学就是多数学生的“天花板”。”
多数学生的天花板,就因为多数,是否就普通?也丢人吗?
永远都有一颗够一够就可以摘到的果实,但是我们总有精疲力尽的时刻,在那一刻没有到来的时候,好好享受那些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摘到的果实吧!
放下普通的我们的那些高光时刻,安安心心的做一个普通人吧。
我的孩子,请放轻松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