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了《荀子·劝学》,以下是摘录。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君子学习,进入耳里,记在心中,灌注到全身,表现在行动上 他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学习,由耳中进入,从口中说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古时候的学者为自己而学,现在的学者为别人而学。君子学习,是用来完善自己的身心;小人学习,是将学问当成礼物来取悦别人。所以别人没有问就告诉人家叫做急躁,别人问一个问题却告诉人家两个问题叫做唠叨。急躁,不对;唠叨,也不对。君子的回答应像回声一样。
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方便的了。
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有意气用事的人不要跟他辩论。
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必须按照礼义之道来访的,才接待他,不合乎礼义之道就回避他。
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恭敬有礼然后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的方向,言辞和顺然后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的原理,态度谦逊然后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的奥妙。
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 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还不能与他谈论却谈了叫做急躁,应该同他谈论却不谈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而谈叫做盲目。
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君子不急躁,不隐瞒,不盲目,谨慎地顺从对方来行事。《诗经》中说:“不急躁不懈怠,这是天子所赞许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