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向死而生的思考

向死而生的思考

作者: 红柳与沙狐 | 来源:发表于2020-01-28 17:23 被阅读0次

向死而生的思考

我一直觉得人类就是大自然编制出的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当然也许是很重要的环节,或者说很高层次的环节。在整个程序里面物质的总量不变,物质的相互变化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人类也是物质的集合体,是蕴含着能量的物质的集合体。但作为人类的物质的集合体中的能量却不仅仅是像理化场景中物质转换中的能量那么简单,一定还有不为人知的东西,那不为人知的东西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力吧。

物质有物质交换的规律,能量也有。如此说来人类的精神力一定也有类似的交换形态,只是时至今日,科学还没有走到能够搞清楚的那一步。所以佛教对生死的领悟也许是从原理上最接近精神力交换的科学呢。

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看作是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也一样可以是精卵细胞融合分裂的那一刻。那么结束呢?是简单的死亡吗?仅仅肉体上就不是这样的,如果考虑到精神层面那就更不可能是这样。

佛教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中阴”,是指人死后以至往生轮回某一道为止的一段时期。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修行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面对“中阴”,或者说能够在面对死亡来临的时候能有更好的体验。在我的理解里,“中阴”就是两种状态间的状态。就好像负数和正数之间的0一样。毕竟没有什么事物只有非此即彼的道理,彼此之间一定有另一种存在。所以藏传佛教上师们修此生,为的就是生死之间的中阴,无论中阴是一刹那,还是四十九天,总之那时非生非死。

像是生死间的交替,心灵自己会有所选择。而一切选择全然来自生时心灵的积淀。这份积淀才是人一生对于自己这个个体来说最大的业报。

仔细思考一下,轮回一定是存在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没有真正湮灭到“无”的状态,每一个始都对应着一个终。所以,无论轮回是否真的像演绎出的六道那么人格化,但那种演绎也许就是精神力所要一遍遍去体验的转化。

所以我选择相信轮回,既然选择了相信轮回就一定要修证现世。而修证现世其实就是透彻的看清自己和自己的内心。看清了,每一件事情的始终都是涅槃,看不清,那就一直在轮回中苦苦挣扎。

所谓向死而生,就是我们一生的所作所为,会造就我们去世时的摸样。

也许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只有爱人和求知吧。因为只有在爱人和求知之后心是满的,除此之外所有的事情经历时无论再有怎样的感受,之后都是空的。

原来佛法导人向善其实并不是所谓的与世无争,而是去爱人,让自己的心总是满满的;加上对未知的探求,不断获取知识,也让心会一点点充实起来。只有这两件事情成为一种追求,甚至说是习惯的时候,才叫修行,才在给心灵以积淀。

同时,在修行的过程中,与这两件事相悖的就都是虚幻,就都是要我们摈弃的虚幻。

长此以往坚持着爱人和求知,那就是在为死亡的一刻准备着。只有做到了,才能在死亡来临时,才能在死亡无论何时来临时都能坦然面对。

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是当下、是此时此地。如果我们每一刻都记得我们正在步向死亡,像每个人、每样东西也都正在步向死亡一样,那我们是否时时刻刻都能够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爱人和求知!我想这是无常中唯一证明自己存在的途径,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种种虚幻无常中唯一能够悟证的途径或者说是悟证的本身。

原来悟证并不是什么出世和苦行,只是让心片尘不染,尘是虚幻,染是沉沦。苦行僧身体力行,既是在让自己远离虚幻,更是告诉世人,虚幻可以远离。我突然想起济公,那就是在尘世中、在虚幻里却让自己的心片尘不染的例子。

只有爱人和求知是心的本能,其他都是躯体的欲求。修行其实就是修心。第一个悟出这个道理的人最伟大,因为最难,所以被称为佛之祖,佛祖。我又突然想起孔子,教人要仁,叫人在具备了仁的素质后去追求学问。原来孔子心中清楚爱人和求知是性本善的根源,而这根源却又被躯体和虚幻所层层包裹,于是他想到了一套方法教人在虚幻中将躯体格于规矩,那既是理想,也是他在保护芸芸众生的心灵吧。

在我们临死之前,心灵若同化于躯体,当然会本能的惧怕,因为躯体就是欲望的表象,当欲望已然无法满足,那就是躯体的使命无法达成,于是,被同化于躯体的心灵就会和躯体一样感受到恐惧;临死之前,心灵若沉浸于虚幻,那当然会惧怕分解和离析,已然沉沦,救赎又怎么可能在临别之际?

相关文章

  • 向死而生的思考

    向死而生的思考 我一直觉得人类就是大自然编制出的程序中的某个环节,当然也许是很重要的环节,或者说很高层次的环节。在...

  • 浅谈《战长沙》顾清明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人都曾热烈生长”这句话是战长沙的宣传语,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思考:什么叫做向死而生。我想所谓向死而...

  •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

    九月忧伤,十月耻辱。 那天,莞尔把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顿时各种牛头马面的小鬼扑身而来热情相拥。莞尔虽觉已经...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好像起了个很惨烈的标题, 但实际上只是几件身边发生的事,而且重点是生。 一 前天晚上和小熊聊天, 他抽着烟——我看...

  • 清明思考:向死而生

    生与死:活的精彩,死的坦然 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西方哲学家也始终在追求生命的意义。生命本身是一个有...

  • 对向死而生的思考

    从出生开始,我们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一个禁忌,我们都很默契的绝口不提。 可是,回顾已有...

  • 老公的思考

    这是老公写给自己的一篇思考。转来分享: 主题是向死而生: 为什么要“向死而生”?不是矫情或者无病呻吟,人是最容易温...

  • 2018.10.07

    今天偶然听到生与死的定论,我突然想起,我原来思考过向死而生这个话题。 第一次听到向死而生,是在谣言中的2012年世...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今天跟着罗振宇在他的《逻辑思维》中学会了“向死而生”这个概念,很想与大家分享 “向死而生”什么意思? 朝...

  • 生死

    生而为死,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死而生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hm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