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抑郁的人却越来越多
前不久,得知一位“满满正能量“的朋友因抑郁症自杀离世了,周围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天天赞美生活多美好,给身边每一个人带来正能量的人会因抑郁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所宣扬的“正能量”正在让更多人走向抑郁。
“你一定能做到”,“你是最棒的”,“明天会更好”,“这个世界多美好“,这些语句都被视为治愈心灵,提振士气的正能量,当一个人遭遇挫折,心情低落时,我们试图用这些正能量的语句来让一个人振奋起来,而灌输这些正能量对于遭遇挫折,心情低落的人来说,好比是一剂强心针,以透支所剩无几的心力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提振。
这些正能量的本质是非理性的乐观,它们粉饰了残酷的现实,制造了一种“我一定行“的假象。
活在这样的假象,人很容易萌生“我一定要做到”的完美主义执念,持有这样执念的人,在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会一直死磕到耗尽全部力气。
每个抑郁的人心中都给自己定了一个完美的人设。
比如:
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一个不会犯错的人
一个永远第一的人
……
并因此给自己的人生配置了没有退路的标准。
比如:
让所有人都满意
永不犯错
永保青春
……
一旦达不到这些标准,他们心中对自己的人设就会崩塌,自我否定吞噬所有的心力,使他们沉沦在抑郁中,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
真正能够治愈抑郁的不是“你真棒“这样的正能量,而是看清现实后对自己的仁慈。
1 认清现实的残酷
对于我们来说,最残酷的现实莫过于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人无法胜天,我们也扼制不住命运的咽喉。人类历史长河中,除了极少数人影响世界改变外,大多数人是平凡的,连改变自己都有点费劲。
周国平说:“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但可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平静地承受落在自己头上的必不可免的遭遇。”
所谓做人要积极,并不是给世界加上玫瑰色的滤镜,而且平和面对人生所有遭遇的积极人生态度。
尽管现实残酷,我们还是可以欣赏世间的美好,在每天早上醒来后赞叹真是美好的一天,然后面带微笑地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努力生活。
少跟自己说“加油,你可以的“,多跟自己说”去吧,享受这个过程“。
活在当下就是对抗压力的智慧——在你认清自己的能力所及的边界在哪里后,设定与自己当下能力和资源相符合的目标。
对于我们能够控制的,尽最大的努力,剩下的就顺其自然了。
建立过程导向的成功衡量标准,而非结果导向的。与其把量化收益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不如用获得相应的能力作为标准。比如:从“年薪一百万”变成“学到可以赚到年薪一百万的能力”, 前者的实现涉及到很多个人不可控的因素,比如机会境遇、市场环境等;后者完全是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的。
2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人世间不存在完美的人,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己。
阿德勒认为“接受不完美的勇气“是克服自卑感,自我超越的基础。
不是如果我能克服缺点,我就是OK的;而是就算我有缺点,我也是OK的。
能够接纳自我真实存在的样子,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才能实现心理上的独立,即获得了自我的同一性。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人是自卑的,因此会花很多时间精力在寻求外部认可来克服自卑感上。
对于别人请求不好意思说“不“,强调自己多有才能,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施予别人帮助,这些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好。
克服自卑感的需要会让人逞强,通过别人的赞美或依赖来维护自己的完美自我形象,成全自己的优越感。
要知道能创造未来的,只有“现在的自己”,而不是“理想的自己”。
3同理自己
同理心是真正接纳别人此刻感受的能力。
展示同理心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因为很多人连自己的感受都不接纳,何况别人的。
情绪低落时,周围的人劝我们开心点,别难过。我们也跟自己这么说,以为不去感受那些情绪,它们就会消失。
那些没有被我们处理的情绪,通过潜意识不断地向我们求“关注“,并在支配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当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支配权才回到我们手上。
第一步:接受此刻出现这一情绪的合理性。不要对自己说“我不应该难过“或者”我必须坚强“,体会此刻的真实的感受,不管它有多消极,接受它此时此刻的出现,相信它的存在是意义的。
第二步:发现这一情绪存在的意义。是为逝去情感的惋惜,还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担忧,或是因挫折而沮丧,等等。回忆情绪因何而生,为何这让你不好受。
第三步:把你从中发现的可取之处告诉自己,并给自己释放情感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假装自己开心,那些消极情绪就会被压抑起来,被囚禁在潜意识中,于是它们会想法设法“逃”出来,试图在你的言语、行为,甚至梦境中寻找出路,直到你释放它们。用同理心为自己和身边人的情绪建造一个出口,给那些情绪自由。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世界并不美好,但我们可以用美好地方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