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白纸de涂鸦 || 初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白纸de涂鸦 || 初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 白纸s | 来源:发表于2016-08-02 17:39 被阅读55次

毕竟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对这本书所得到的信息很有限,或许我对此书目前的观点、看法,会在读完并且完全消化了这本书之后,被自己新的观点所推翻,这是一件极有可能的事情。

在读之前,我查阅了百度百科,里面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

1.一本外文名著。

2.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3.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

4.原著首印量是《百年孤独》的150倍。

5.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6.这是本期写作营作业之一,写作营推荐的一本书。(这条百度百科里没有,等写作营以后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我想这条可以加进去。)

看到这本书被赋予了这么多光环,第6条尤为重要,没有第6条,前5条说的再好,我估计我也不会去读。因此,我对这本书怀着一种敬仰、膜拜的态度。轻轻地打开封皮,翻开第一页,本来我是想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从目录中看看这本书大致的内容,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这时我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我买的书不会是盗版的吧,还是买错了?当时真吓一跳,后来看到写作营伙伴们说,他们的书也没有目录,书的内容跟我的也一致时,我才放心了。

心是放下了,可是我对这本书更加好奇了。一个连目录都没有的书,还能称的上文学巨著?虽然这两者之间可能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好奇过后,我对这本书的印象不好了。

初读这本书时,人物名字不仅绕口而且长,每次看到下一页出现人物名字时,我都会翻回上一页,看看是否说的是同一个人,内容有时候在脑子里也会衔接不上。看得很吃力,也就越不想看。不想看时,想想拒绝我的女人,得!我还是继续看吧。

使劲儿往下看时,我发现作者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非常鲜明,用了大量的笔墨、大量的修辞来处理细节,人物的每一丝头发,每一块老年斑,每一刻的神态,都有写到。这使我很轻松地脑补出作者所刻画出的人物。这个得记下来,以后写作用得到。

当我看到摄影师自杀是因为,不让自己变老时,我很不能理解,更不理解的是,摄影师尽然有爱人,她的爱人也并没有去阻止他的死。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颠覆了我对爱情的认知。

医生不理解,两个没有过往包袱的自由成年人,并且处在这个封闭社会的偏见之外,却像那些禁忌之爱一样选择了这样一种飘忽不定的方式。他气愤,不过气愤的是身为摄影师的挚友,摄影师尽然一直瞒着他,他是觉得受到了好友的欺骗,还是什么原因。医生说他厌恶这个女人,是因为她身为摄影师的爱人而没有阻止摄影师死亡,而且在死后也不公开这段恋情,也不去参加摄影师的葬礼吗?

其实,处在摄影师的位置,他的后半生是幸福的,在他的后半生,爱情友情双丰收,虽然他收获的爱情,是不被人理解的,可是他就喜欢这样,享受那种瞬间爆发的喜悦。他有一个爱人,虽然不能公开,可是他们彼此是相爱的,因为爱,她尊重他的选择,也曾帮他分担过垂死的痛苦,也曾帮他发现幸福。因为爱,她即使得到了摄影师的房子也会像以前一样继续住在那座穷人等死的墓穴中。不说这份爱多么真挚,但这份爱是适合当下的摄影师的,他们需要这份爱情,这份爱情便存在。

作为摄影师的挚友——医生。从医生借钱给摄影师开照相馆,到摄影师死后一切的费用由他来承担,再到他虽然很不理解摄影师的这段爱情,也很厌恶摄影师的女人,可是还是尊重摄影师的选择,隐瞒了摄影师真正的死因,说是衰老恐惧症。

所以说,摄影师的后半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突然有种感觉,爱情可能就是不一样的吧,它长着不统一的脸,那些看似一样的爱情,却又幸福的爱情,其中是否参杂着别的因素,或者看似一样的爱情是否显示出了这份爱情全部的样子,是否有所隐瞒,当这份爱展现出全部的样子时,是否还如当初看到的一样。

友情也是很奇妙的,尽管能将两个人联系起来的只是一个嗜好,但的确可以心交心的成为朋友。

我好像渐渐明白了这本书的伟大,虽然还很模糊,道不出,但是可以感觉的到。

嗯…我还是继续接着看吧~

白纸de涂鸦 || 初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纸de涂鸦 || 初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if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