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英雄,大多数是无谋的,不,准确的说法是“不谋”。
他们做事,只是出于一种看起来比较简单的价值判断,如同李贽说的,出于最初一念之本心。这种最初一念之本心,就是孟子说的是非之心:对的就去做,错的就不做;善的就去扶,恶的就去打。见义勇为,容不得反反复复的算计。
天堂一定是由这些简简单单的人物组成的,而精于算计的人只能组成地狱。
鲁智深就是“不谋”的典型。
就做事而言,鲁智深有两个特点:
一是做前“三不”: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
二是做后“三不”:不悔,不怨,不惜。不悔已做,不怨受惠,不惜失去。
他有一句格言: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所以,他做事坚决、干净、彻底,不瞻前顾后,不犹豫不决,不三思而行。没有那么多的算计,更没有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他就因此把自己的生活毁了。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思量、不后悔,对自己被毁掉的生活毫不留恋,并且对以后如何也毫不在意。
他是率性而为的人,又是内心极有分寸的人。
率性和有分寸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很难。
他的“不谋”,由于两个原因。
一、他不怕。他不计后果,别人还在琢磨、犹豫时,他已挺身而出了。
二、他不躲。“遇弱便扶,遇强便打”,这正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遇到弱,还谋什么?扶就是了;遇到强,还谋什么?打就是了。
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他的魅力就来自于他的这种简单,我们就爱他的这份简单。他几乎是随遇而安,坦然接受命运。
而且,接受之后,他竟然就认了,以后他有很多还俗再做军官的机会,他都终身不改——一件直裰,一穿终身。令我们非常吃惊的是,他还就真的修成了正果。
谁知道我们的正果在哪里等着我们呢?这世界上的事,谁能说得清呢?我们自己算来算去,机关算尽,谁知道上帝会怎么拨弄我们呢?让上帝的归上帝,自己的归自己吧!
所谓大智若愚,换而言之,简单到最后就是智慧。
可以这样说,在《水浒传》中,不同的人物故事体现出不同的文学意义。鲁智深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知道,在这个不完美甚至丑陋的世界上,还有高贵。在小人麇集的世界上,还有这样高贵的人,我们还可以拥有一种尊贵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