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晚熟的人》读后

《晚熟的人》读后

作者: 张孩子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2-15 22:30 被阅读0次

    2023年春节假期的一个傍晚,和儿子一起散步,法姬娜东段,一流动书摊在一街两行挨挨挤挤的小吃摊中间,显得格外醒目,我们母子俩立即被吸引了过去。走上前,挑选了三本书,其中就有一本莫言的作品《晚熟的人》。

      断断续续读了近一个月,于今晚阅毕掩卷。

      莫言曾说自己就是一个晚熟的人。其实我之所以买这本书,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作者莫言,还有这个书名,因为我觉得我也是。

        先来了解莫言的故事:

        1955年,莫言出生在山东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6年,莫言参军,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的4年里,他阅读了大量文学、历史、哲学等大量书籍,这对莫言后来的创作有着重大影响。直到1986年,莫言发表了中篇小说《红高粱》,引起文坛轰动。后来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还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之后莫言一直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到了2012年,莫言57岁时,成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作家。莫言的成功靠的不是天才般的成就,而是靠着一步步勤奋的耕耘,从默默无闻到名闻天下,他这条路走得缓慢且踏实。

      莫言说:“我不够成熟,不够圆滑,不够老练。 没关系,我只不过是一个晚熟的人。”

      书里的故事情节不再赘述,就谈谈“晚熟”吧。 在《晚熟的人》这本书里,莫言提到了晚熟的人的特征,他认为人还是晚熟点比较好,过早成熟会耗费一个人的纯真。我也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也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地寻找同类,最后却成了最孤独的一个。这些话之所以很触动,是因为感同身受!

      我认为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一类人,年轻时候非常简单单纯,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职场斗争,看起来都是呆呆的,根本搞不懂规则,也看不透原委,但依然每天乐呵呵的。好多事都是后知后觉,慢慢的,经历了越来越多的人情冷暖,也逐渐开窍了,才会看懂这个世界的冷漠和残酷。可即便如此,也不想随波逐流,总想保留着自己纯真善良的一面。坚信,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去迎合和讨好,也一样可以过好适合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一般简单又纯真,看起来傻乎乎,如果你也是这样,就不要懊恼自己总不开窍了,有时候傻一点,呆一点,真是好事。不妨自嘲一下:没心没肺,活着不累!哈哈。

      早熟和晚熟有啥区别呢?

      我认为早熟的人就是在一个尚未合适的年纪,接触到了太多的人情世故,过早地认识到了社会的残酷和冷漠,这种人在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受欢迎,因为他们圆滑且懂事。可早熟,也过早地消耗了他们的内心,经历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就会觉得疲惫,对生活和社会变得消极,很少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而晚熟的人呢?

      在别人聪明伶俐的时候,他们又呆又傻,总显得特别天真;但随着心智的成熟和阅历的增加,可能人到中年才开始成熟,但这类人就算成熟了,也会留有内心的单纯,依然热爱生活,愿意去积累和沉淀。

      著名的投资人徐小平曾经说过,往往一些单纯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污染。(内心不受污染很重要)

      而莫言的这本《晚熟的人》就是想告诉我们,哪怕是人到中年,也要保留一些纯真,还要继续热爱生活,不断去学习和创新。俗话说:好饭不怕晚,好事要多磨。请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我们暂时的一无所成也许只是晚熟罢了。

    一个人,特别想成为一个人什么,却始终没有成为一个什么,那个这个什么,也就成了他一辈子都魂牵梦绕的什么。每个人都有深藏于心的执念。比如年轻时候想成为一个画家,却始终没有机会去实现,那么画画这个事就是他一辈子的遗憾和追求。

      但也请务必牢记:当你不断提升自己,一直积极向上,那份晚熟的智慧就在前方等着你。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默默告诉自己,请一定保留着自己的这份苍老天真,晚熟一些也许是苍天在悄悄眷顾着你呢!

                                      孩子王

                                  2023.2.16夜

相关文章

  • 《晚熟的人》读后感

    一直想看这本书,竟然在综合办公室撞见了,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莫言的作品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很细腻,像是把生活平摊在读者...

  • 《晚熟的人》读后感

    初读莫言,是《丰乳肥臀》。 因为我是有血有肉的热血男子,固然也是好色的。丰乳肥臀从字面上吸引了我的眼球。 ...

  • 363.看一本书,过一遍自己

    昨天看完莫言《晚熟的人》最后一篇故事,抑制不住写了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可能还不是读后感,我写的文章有时连我我自己...

  • 《晚熟的人》:善良的人都晚熟

    以前喜欢读纸质书,因为读起来有“哗哗”的翻页声和磨砂质感,但是后来工作了,时间变得碎片化,带着纸质书不方便,也就慢...

  • 晚熟的人

    我是个晚熟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记得上初三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让写一篇关于早恋的的作文,刚布置完题目,就听同学们一...

  • 晚熟的人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 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 后来虽然开窍了, 但她仍然善良与赤诚, 不断寻找同类, 最后变成最孤独...

  • 晚熟的人

    最近接到学校返校的消息,在家里足足待了八个月之久,没有任何一次反思能够比这次的反思更深刻了。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时间...

  • 《晚熟的人》

    世界上的事儿就是这样,无论多么高的山,也有鸟飞过去;无论多么密的网,也有鱼钻过去。 大哥,你们都说我装傻,其实我不...

  • 晚熟的人

    有一天在十点读书溜达的时候,看到了关于莫言的专访,是关于新作《晚熟的人》,一下子就打动了我,在人人喊着一切趁早的时...

  • “晚熟的人”

    莫言的书,这是距离指导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后第一次正式熟识他的作品。第一次首发购书,起因于那些个备战公考的日夜,睁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晚熟的人》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iu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