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下林达写美国的那套书,1997年出版的。当时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年轻人,和现在真是差太大了。
当时去美国读书一般是拿全奖才能去,本科生基本没有(家庭移民除外),研究生起步。大多数人业余打工刷盘子赚生活费,改善一点生活。
现在中国学生成了美国高校的摇钱树,名校不必说,很多人砸钱争相申请。一些二三流美国高校则和中国中介合作,确保多招中国学生。现在我们在美国的留学生大概40多万,在英留学生20多万。学费虽然贵,但很多中国家庭可以承担。在美国,贵的私立大学接近6万美元,便宜的公立大学有2万美元,甚至1万多美元就可以读的。从经济上讲,英国高校还更实惠。
对现在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打工刷盘子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老故事了。少逛几趟奥菜已经算很懂事了。特别是本科生,高中刚毕业,还不知道柴米贵。购物成了留学生最常规的活动,经常看到社交媒体上有中国学生晒奢侈品。每次看到,心里都不是滋味,替他们的父母叹息。只希望我娃将来不要成为这里面的一员。
国家发展了,大家都应该惜福。这个话题不能展开说,怕被锁文feng号。人的命运和国运一样,人的生活方式和国家的生活方式一样,都应该低调些。即使富了,也用不着满身暴发户气息,不应该妄自尊大(其实是夜郎自大)。对有些网民,对有些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情绪,只有在心里叹息一声了。
最近翻看简书,还有一大感慨:很多人都开始花费金钱和精力,在个人成长、亲子关系、家庭关系、精神健康上投入和探索。这真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啊。
当年我们的父母忙生计,忙孩子,忙老人,根本没有精力考虑这些。而今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大家都有财力、有能力、有意识去探索个人成长、精神健康和亲子关系这些,多么好!这种纯粹的精神成长,只有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阶段后才会发生。
今昔对比的另一大感慨,是两代人不同的消费方式。
一度对我娃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数量感到抓狂。现在过去了再想想,我和她都有问题,各打五十大板。
她毕竟是孩子,正在成长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外部世界甚至对亲情,当时都缺乏安全感和自信,某种意义上以钱来支撑、证明和填补。
我的问题是,总用自己的消费观来比照孩子,觉得孩子购物的出发点根本不是“需要”,而只是“喜欢”,想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购物理念和标准的不同,导致事事冲突,且无法沟通。
现在想明白了,孩子并不像我们,出生在匮乏的时代。她们没有面临过缺少生活必需品。我们应该教她的理念是“合理花费”,而不是“能不花的钱,就别花了”。她无法接受。
队友家境比我好,所以他先于我理解了娃的感受。他说,钱留着也没用,尽量过得舒服点、开心点吧。思路定了,就是管理方式了。管理方式主要是从事儿童英语教育的娃她小姨提供的框架,就是给她较足量的钱,不管她怎么花,但不追加钱。
嗯,现在比较顺了。有时候因为她的克制,有时候仅仅因为我的爱,我也会给她额外的钱。不再她一花钱,我就皱眉了。
不再有对立情绪,很多事反而容易理解了。最近她跟同学交流上大学的事,逐渐明白了我们东方人节俭和储蓄的意义。
娃的前好朋友伊莉莎维塔,俄裔美国人。娃说,“我以为她能上最贵的学校呢,因为她妈妈给她买最新款的电子产品,到各地旅行,家里什么都用最好的。可是她说,她得靠自己申请贷款上大学。因为她爸妈不攒钱,钱都花了,没有存款给她上大学。。。。。”
娃现在的好朋友洛丽塔,芬兰人。娃说,“洛丽塔的梦想是去纽约上大学,可是她去不了,只能回欧洲上大学。因为她家交不起纽约的学费。芬兰福利太好了,家里都不用攒钱的,所以她父母也没钱给她上大学。”
娃说,爸爸妈妈,我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没把钱花光,而是攒钱供我上大学。
我说,你看,我们东亚父母多么不同!我们的理念都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觉得我们很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