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栏目
这里是一个有回声的树洞,那些盘桓你心头许久的问题和困扰,也许可以在这里听到回响。
每期回声会有一个问题得到回应,如果你也有想问的问题,可以给我们留言。
本期问题
怎样改掉自己对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太敏感,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嘲笑自己,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累的毛病?
01
从您的问题表述上来看,其中涉及的关键点在于您的主观感受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即别人的表情和言行并无冒犯之意而您却感受到冒犯,而您的理性也知道别人并无冒犯之意——言者无心,却无法停止感受上的受伤感——听者有意,您正因这种主客观的冲突而产生心理能量的消耗,因而感到疲累和无力应对。
02
您被这种内心冲突所困扰,因而称之为“毛病”,我个人的意见是:与其称之为毛病,不如称之为信号和友情提示。若以毛病视之,必会因此产生不接受、批判否定、对抗等态度,显然这些态度只会加剧内心的冲突和消耗。而若以信号和友情提示视之,自然就会展开对真实处境和状态的认知,进而去探寻原因——为何我总会出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状况呢?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而有空间、有心力探求原因的前提是——先改变对问题的态度,保持敞开和好奇。
03
在有了敞开的态度基础之上,我们再来探寻这个现象到底发生了什么。“对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太敏感,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嘲笑自己”,简而言之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投射现象,即把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投射在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举个例子——智子疑邻这个成语故事,当他心里认定邻居偷了他的斧头这个判定时,那么邻居的一言一行皆像小偷。
04
这里提到的投射是关于人类心理现象的纯客观描述,不涉及针对任何个人的好坏对错的评判和否定,因为生活中投射无处不在,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建立在投射基础之上的,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典型的投射,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在花和鸟上,以此来抒发和疏解内心面对离别时的感伤和忧愁。我们能读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传达出来的沉郁悲凉,是因为我们和诗人对秋天有共同的情感投射。
05
心理学意义上的投射是有价值、有功能的,即人类为了生存(让自己的内心感受舒适一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比如有同事说你工作不认真、总是划水摸鱼,实际上他才是迟到、早退和不按时完成工作的人,这就是典型的投射,把自己不良的行为、想法、欲望,通过投射甩锅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为了使自己的内心感到舒适,潜意识试图用投射的方式使自己免除良知上的自我谴责(良知上知道自己不应该划水摸鱼,对这样的行为感到不安),方式就是指责、幻想是别人做了划水摸鱼的事情而不是自己,这样自己就可以不用对此负责。这样的投射只是让自己感到暂时性的安慰,但却阻碍了个人的成长——成为一个对自己言行独立负责的人,同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人际关系和交流。
06
在谈如何破解之前,我们先需要对敏感和投射做一下区分,敏感有两重含义:一是生理感官的敏锐,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非常的灵敏,对外界的信息能够快速敏锐的感知到并做出回应;二是心灵的敏锐,即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另一个人的情绪、感受和态度及其变化。其实敏感本身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即可以快速地感知到他人和环境的存在状态及其变化,并以此作为基础而做出相应的决策。比如原始狩猎时期,如果我们对猎物的信息不敏感,可能因食物不足而忍饥挨饿甚至饿死。对豺狼虎豹的信息不敏感,很容易变成它们的食物。再比如在人际交流中,如果一个人因不敏感而不能快速清晰地感知别人表达的意图,可能会被别人抱怨“对牛弹琴”而阻断交流,影响人际关系和事业的发展。
通常我们所说的“太敏感”其实并不是敏感,而是投射。敏感和投射的最大区别在于开放性和封闭性,敏感只是敏锐地感知环境和他人,对感知到的信息保持开放、好奇的心态,而投射是感知到信息之后做了一个封闭性的逻辑闭环处理——评判或推断,比如他不高兴是因为我不够好。早上上班你看到领导来了,你跟他打了招呼,领导没有回应你,表情严肃径直从你面前走过。在这个事件中,敏感指的是你能感知和猜测领导今天的心情沉重、不高兴,同时你也能感受到自己内心的紧张(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加快),但你对于事情的真相和结果是保持开放的心态。而投射指的是,在你感知到领导不高兴后你做了一个评判和推断——领导不高兴,一定是因为我昨天的某个工作没做好,否则为啥不理我呢……
其实,这件事情有很多种可能性,领导不高兴可能是因为昨天谈业务受挫,可能是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而烦心……你早在领导从远处走过来时的状态已感知到领导不太高兴,内心有点紧张,打招呼时声音有点小,或者领导还沉浸在昨天的事情中,根本没有听到你的打招呼声,所以没有回应你,但是处于投射状态下的你,把这一切归结于——领导不高兴,是因为我做得不够好,因为我有问题,因为……
07
再次总结一下,敏感是生命的宝贵特质和财富,敏感让我们对来自环境和他人的信息保持灵敏性和警觉性,心态是开放性的。投射是把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情绪情感和态度等投射在外部的人、事、物上,心态是封闭性的,投射本身是有价值和功能的,即为了生存(让自己的内心感受舒适一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以此转移注意力和责任。“太敏感”指的是那些干扰了我们或者说让我们感到困扰的“敏感”,它们多半是投射。敏感和投射都是心理的功能和机制,我们应承认和接纳它们而不是否定它们,借由它们来探索我们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我们当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它们——可以敏感,也可以投射,但是别把投射太当真,即我们不能沉浸于自己的投射中,把投射当事实、把投射当成唯一的解释。
08
有了以上的内容作为基础,现在可以谈谈怎么办的问题:
1
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保持开放性,即如实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真实的承认它们,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基础。
2
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但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是:我们不是为别人负责,就是让别人替我们负责。但是,唯有当一个人愿意并且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负责时,他才能活出真正独立自主的品质,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才会有清晰的边界意识,这意味着——
你是你,
我是我。
你为你的人生负责,
我为我的人生负责。
你不是为了我而活,
我也不是为了你而活。
有时
我可以服务于你为你做事,
那是因为我希望我们彼此的生命更加的丰盈、幸福、充满爱与力量……
为此,我非常乐意效劳
但,绝非出于情绪性的勒索和掌控、权威的强迫、恐吓要挟……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原因让我与你之间产生一些交集,
那一定是因为对生命的热忱与好奇,
也即爱与联结的需要。
3
所以,你可以做的是:
a:理清自我与他人的边界,也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要你走的是人间正道,不必介意别人那沧桑的眼光和看法,别人有笑和评说的权利,你同样拥有选择的权利,即选择用何种态度来看待别人的笑和评说。
b:看到“总觉得别人在欺负自己嘲笑自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前面为何强调如实的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的重要性),即我们的内心里住着一个低价值感的自我,这里隐藏着我们从原生家庭里一路走来时所受过的伤痛,他需要被看见和疗愈,即需要做一些恢复和强健自我价值感(把自卑转化升华为自尊和自信)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咨询和疗愈、生命成长沙龙和课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写作、唱歌、绘画、运动、交友)等。
最后想说的话——友情提示与备注
a:以上只是本人关于如何认识问题、如何调整的个人观点和看法,所表达的是一种方向,而非立马可以达成的结果,正如我们要去北京,需要选择一条适合于自己的路径方可到达,再如饭要一口口地吃、路要一步步地走,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努力前进的过程,所以千万不要着急,也许你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交通方式,即良师益友的砥砺和陪伴。之所以要写这条友情提醒,是因为文字的表达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相比存在很大的局限,而且我们都很擅长自我批判和否定,我担心提问者和读者朋友们会把以上的文字当成新的标准而展开自我批判和否定,我想尽力避免因文字的局限性而带来的削足适履现象。
b:仅凭一句话的提问,无法知晓提问者的其他具体情况,所以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尽管我想避免泛泛而谈,但在背景资料匮乏和文字表达局限性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出以上的回答,希望对大家能有些许的启发和帮助。
——徐金城(朴凡心理咨询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