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一、数据驱动运营:是指要养成数据意识
1、明确分析目标
管理层:关心最近的重大决策反应在那些指标?这些指标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业务的全局变化?与过去相比有那些进步?目前那些执行行动需要调整、对应什么指标?
运营层:关心活动效果是什么?广告投入产出?一些运营活动是否可以持续提升效果?
产品层:上线的功能对用户有没有用?没有用的分析?
2、数据分析目标分为三大类:解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问题?
弄清问题 → 数据论证 → 提出建议
二、漏斗图分析:关键业务节点分析、追踪流量运营转化率
A/B测试(分离、对照测试)
三、业务指标梳理:
1、总运营指标:面向管理层,通过总指标从宏观评估产品运营的效果,包括流量类、营收类、活跃类、用户类指标
2、各类指标细分拆解
应用篇
一、常用逻辑模型:4P营销理论、5W2H分析法、PEST分析法、SWOT、杜邦分析法、逻辑树模型、金字塔原理、PDCA循环规则、SMART原则、二八原则
二、4P营销理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渠道(place)。4P理论来分析公司整体情况,了解公司整体业务,公司整体业务的营销分析框架

三、5W2H分析法:what、why、where、when、who、how、how much
四、PEST分析法:P 政治环境、E 经济环境、S 社会环境、T 技术。一般用于宏观环境分析,来评估大环境的行业情况、对企业业务影响
五、SWOT战略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六、逻辑树:是将问题一步一步拆解,将已知问题的影响层当成已知问题的树枝,直到列出已知问题的所有影响层为止。“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七、多元分析:一个是指标的细化,一个是维度的多元。所谓指标是指记录关键流程,衡量目标的单位或方法,所谓维度是指衡量指标的角度
八、同比:与历史同时期比较,就是与不同年份的同一时期作比较;环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就是与前一个相邻的时期作比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