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假期,早上让孩子睡了个自然醒,孩子起床了,我在洗头发,于是邀请玩手机的爸爸帮忙煮面条。儿子一听兴致来了,跑的比爸爸快,一个劲儿问我怎么煮,难得有个轻松的借口,我把这项艰巨的任务推给了爸爸。爸爸也义不容辞,起身去教儿子放水。
放水的过程中,只听爸爸说:矮一点,你看你这水洒的到处都是。还不够,再加,在加!然后听爸爸说可以了,儿子问什么时候可以下面条啊?爸爸告诉孩子要等水开花。儿子不懂水开花是什么意思,一直追问。好不容易听到爸爸说可以下面条了,儿子激情的声音再次响起:爸爸,我来下。似乎听到爸爸强势的说了一句:你不会弄,我来!爸爸是老虎加猫头鹰性格,他认定你不会做的事一般是不愿意给你机会的。只听到儿子带着怒气与无奈的声音抗拒了两声,估计面条已经全部下锅,一切归于平静。我提醒爸爸放几个鸡蛋进去,儿子欢呼雀跃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来放鸡蛋。紧接着听到爸爸再次大声指责:哎,鸡蛋洗都不洗就打进去!要洗干净了才能打。流水哗哗,父子两个开始洗鸡蛋了。几秒种之后,岁月不再静好,只听爸爸又开始大叫:举矮一点,举那么高鸡蛋打进去怕被烫到,你看你,打个鸡蛋锅沿上糊满了,灶上都是的!这弄得多难收!
我刚好洗完头发出来,正好看到被拔毛的儿子快步走到沙发上捂着头开始委屈的闷声哭着。爸爸还没发现,还在大声喊儿子过来吃面了。
我知道儿子此时肯定感觉特别委屈,我想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帮他平复情绪。我过去抱起儿子,开始抚摸他的后背,儿子顿时感觉被看见,情绪更激动了,开始小声抽泣。我现在还需要保全爸爸的面子(老虎猫头鹰特质的爸爸面子观点特别重),让孩子尽情地哭出来是不现实的,怎么办?还是只能做孩子的工作。想了想,我在他耳边小声说:爸爸只是没有学习过幸福双翼(虽然孩子只是偶尔在我听课的时候旁听了一丢丢,他还是会以自己学习了幸福双翼而自豪,幸福双翼经常成为他的谈资),不会与你沟通,其实他也是想教会你煮面条,并没有恶意呢,爸爸也是非常爱你的。孩子听了这些话,似乎思考了一下,声音渐渐小了下来。爸爸一直在叫我们过去吃面,期间几次试图说点儿什么,我都给爸爸使了眼色,爸爸也很配合。过了一会儿,我看孩子止住了哭泣,约他吃面去吧。孩子感觉不好意思,执拗起来,我说:你看你的性格是孔雀加老虎,爸爸是猫头鹰加老虎,爸爸没学过幸福双翼,不知道自己大猫头鹰应该怎么跟你这只孔雀沟通,要不我们过去放视频课给爸爸听?我一边说一边打开视频课,让儿子看看放哪课,儿子最终选择了性格课程第二课《认识老虎型与孔雀型的性格特质》,他说:我要让爸爸了解我的性格,高高兴兴地拿着手机过去放给爸爸听了。爸爸以前一直很反感我让他旁听,今天和儿子都出奇安静的听起课来。
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这件事还没有跟儿子做个反省,于是问道:儿子,关于今天早上煮面条发生的事情,你有没有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学到了一些什么?
儿子直言不讳:我没有想过。
哦,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下也可以的。我说:比如,当爸爸用一些负面的言语说教你的时候,你是什么想法?
让我很难受,儿子大声说:我只是想学会煮面条,想学会了可以帮你们,可是爸爸误会我了,认为我什么都不会,我感觉很委屈。
嗯嗯,被误解了确实很难受,那你有没有想过,面对爸爸的误解,你实际可以运用正向表达,好好跟爸爸把你的想法说出来的,这样爸爸就不会误解你了。
不会的,爸爸不会听我说的,也不会理解我的。儿子着急的说。
不可否认,对爸爸来说确实有这个可能,因此,爸爸在儿子心目中也形成了一些偏见。这个问题以后还得跟爸爸多多交流。
为了维护爸爸的形象,我还是笃定的告诉孩子:你好好跟爸爸说,爸爸会听的,只是你也需要多学习一些沟通的技巧,当我们不会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一番好意同样容易被人误解。比如,爸爸早上的行为,其实他也只是……
我知道,爸爸也是为我好,儿子抢着说道:爸爸也是想教会我煮面条的技能,只是他没学过幸福双翼,不知道怎么教育我,这样一想我就不生气了。
嗯嗯,在这件事情中你是想要学会煮面条,爸爸也是想要教会你煮面条,你们的初心都是一样的,现在你学会了看到爸爸的正面动机,这非常好!儿子你记住了,以后我们在成长路上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我们都要懂得去看别人的正面动机,这样就会避免很多误解。
儿子在后座上鸡啄米般直点头:嗯嗯。
那么,通过这件事情,你觉得自己以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有哪些要注意的事情吗?我继续开导他。
不能像爸爸那样与人沟通,那样别人会难受,要学会换位思考。儿子说:对了,妈妈,我们让爸爸跟我们一起学习幸福双翼好吗?我觉得爸爸太需要学习了。
我噗嗤一声笑了,这爷儿俩,都是不急于改变自己,反倒关注于别人的改变啊,看来,我还得让儿子熟记黄老师的金句“改变自己是改变他人的唯一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