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

作者: 王律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19:10 被阅读0次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六A课堂。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是六A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基——赞赏(appreciation)。

在正式进入赞赏之前,让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我们上两节“接纳”微课的内容。

大家还记得接纳部分我们学习到了什么吗?

在接纳上半部分我们学习到了:

1. 接纳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我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六A房子的根基;

2. 接纳就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懂得,不论他们的行为如何,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多么地失败,我们的爱永远不离开;

3. 还有我们要改变自己对孩子拥有者的心态,用管家的心态尽职尽责尽忠地教育孩子,但是结果要交托;

4. 我们一起聆听了《木偶村的故事——你很特别》,让我们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美好的创造,我们很特别。

在接纳的下半部分我们学习到了:

1. 想要做到接纳孩子,就要认同孩子的情绪,共情听、少讲理;我们也明白了接纳是有三个层次的,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最后是接纳孩子和家庭其他成员;

2. 想要做到接纳的第二点是尊重,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物品所有权,尊重他的思想,尊重他是最美好最独特的创造。

3. 想要做到接纳的第三点是发现,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发现孩子独特的地方,按照孩子的天性培育孩子。

在接纳的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了两个作业:

1. 对配偶表示感谢;

2. 问孩子两个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完成这两个作业,有什么收获,或者遇到什么挑战了吗?

关于接纳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也可以私信与我进行沟通。

赞赏进入

赞赏——建立自信心的秘诀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赞赏部分。

经过一个多星期诵读麦道卫博士的《六A的力量》的赞赏部分,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触动,很多小伙伴们都按捺不住,开始实践赞赏了。

看到大家在群里的分享和回馈,我也特别触动。中国是个内敛的国家,中国的父母也常常羞于向孩子表达赞赏和肯定。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长大的我们,更不知道如何和周围人相处沟通,不知道如何“好话好好说”。

所以让我们在这场六A之旅中,一起认真品味赞赏的滋味,将祝福带给我们的家人。

说到赞赏,很多小伙伴会觉得这个很好操作,就是表扬孩子嘛,这个不难。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赞赏是个险象环生的丛林。能够有正确的方法,正确的道路,我们会披荆斩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我们会带着我们的孩子迷失在这个凶险的丛林中的。

说到这里,是不是吓到大家了。大家不用怕,今天让我们细细地咀嚼和研磨赞赏这一奥秘,让大家能够掌握方法,披荆斩棘。

大家还记得那座六A房子吗?

建造这座六A房子是有顺序的,而且这个顺序是不可以打乱的。这个顺序就是接纳——赞赏——关爱——时间——责任——权威。

赞赏也是六A房子的地基,但是一定要建立在接纳的基础上。因为如果没有接纳,不是发自内心的赞赏,或者带有操纵的动机,这将会是最快破坏亲子关系的方法了。

最近马上就要到六一儿童节了,很多幼儿园开始准备节目了。为了能让孩子上台表演节目,很多爸爸妈妈就开始动心思了。

“宝贝,我发现你唱歌唱得真好听。”

“是吗?我唱歌好听吗?”

“当然了,我的宝贝唱歌最好听了,这次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妈妈就给你报唱歌了哈!”

当孩子听到这里的时候,她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我妈不就是想让我上台表演节目吗?还绕那么一大圈子。”

同样的,这样的赞赏会让孩子真的觉得自己唱歌有天赋,唱得很好听吗?

讲到这里呢,大家是不是感觉到,赞赏还是非常有技巧的。美好的赞赏会给孩子赋能,拙劣的赞赏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

那到底应该怎么赞赏呢?

第一点就是“赞赏之前要省察动机”;

第二点就是“对生命的独一无二性保持敬重”。

如果今天你在上班的路上,习大大走了过来,我们会怎么样?我们是不是会兴奋得不得了,想尽办法得和习大大拍个照,握个手;如果我们在上班的路上遇见的是一个乞丐呢?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很有可能就把他当做空气,甚至心中还会产生嫌恶之情。

然而,“对生命的独一无二性保持敬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个生命,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他们都是人,他们同样都渴望别人能够肯定欣赏他。

同样的,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更要用这样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当孩子迎面朝我们走来的时候,让我们看到他的身前写着“独一无二”,当我们看着孩子的背影的时候,让我们记得他的背后写着“请欣赏我”。

赞赏表达和操作

一说到要赞赏孩子,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有点犹豫,甚至有的家长会在咨询的时候直接给我说:不行啊,我一夸他他还不得上天了。还有的家长会说:我实在是看不到我的孩子有什么值得赞赏的地方。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那时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赏是有条件的。只有孩子表现好了,顺我们的心意了,我们才能赞赏他。我们给孩子的爱和赞赏像施舍一个乞丐一样高高在上,孩子需要乞求才可以得着。

然而,一株小花最需要的就是浇水施肥,增加养分,这样花才会长得茂盛强壮。如果我们天天修剪枝子,过不了几天花就被我们剪死了。

所以说,在赞赏中,我们绝对不能说的话就是:你值得我赞赏吗?

另外还有一句,我们经常说,甚至已经成为本能的话,也要尽量少说,那句话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那就是:你真棒!​​​​

你真棒带来的误区

为什么要尽量少说“你真棒”呢?

因为“你真棒”存在三个误区。

举个例子:一天晚上孩子主动收拾玩具,收拾完了之后孩子跑过来说:“妈妈妈妈,你看我把玩具都收拾好了。”我们瞄了一眼,随口说了句:“你真棒”。

孩子有什么样的感觉,孩子感觉到了孩子感受到了敷衍,而且孩子不知道是玩具摆放得比较整齐“真棒”呢,还是自己主动收拾玩具“真棒”。而且孩子得到“你真棒”这个回馈之后就记住了,我把玩具收拾好,妈妈就说我棒。他可能就记住了,玩具收拾好就能讨爸爸妈妈开心,如果有一天自己玩具收拾不好,那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还会爱他、肯定他吗?

如果我们将“你真棒”换一种表达:“宝贝,妈妈看到你玩完玩具主动将玩具放回家,而且对玩具进行了分类,妈妈看到了你的主动和勤劳。现在你的玩具那么整齐,你一定也很高兴吧。”

这两种表达方式进行对比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种表达方式描述了孩子主动做了哪些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而且肯定了孩子的品格,而不是表现。引导孩子看到整理之后的清洁,感受到清洁带来的快乐感受,这样的表达和赞赏才会真正的给孩子赋能。

赞赏是很凶险的事情

​​​​​​​​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如何表达赞赏,的确是有技巧和奥秘的。

同样的,也许有的小伙伴会说:有必要吗?夸孩子还那么多道道。

在这里,我要郑重地说:有必要,因为赞赏是一件很凶险的事情。

大家知道吗,我们的世界其实是有两个国度的。

一个是表现的世界,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在表现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像丛林的动物一样挣扎求生,生怕做错一点就被吞吃了。

说到这里,我想问问大家,作为父母的我们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在单位里,我们从未感受过工作的快乐和成就感,觉得那只是养家糊口的方法而已;我们是不是拼命地在领导面前表现,希望自己的工作成绩被看见;到了年底考核,评优评先就高兴,评价不高就痛苦万分。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中,为什么我们不能真正的享受工作,为什么快乐那么难?

那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活在表现的世界里。

活在表现的世界里,真的是很疲惫的,我们的情绪开关是在别人的手中的。别人肯定我们,表扬我们,我们就高兴;一旦批评我们,我们就难过。为了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别人的评价,为了社会普遍的成功标准而活,即使有的人真的努力达到了成功的标准,但是非常疲惫,内心不快乐。

大家知道吗?

其实在这个弱肉强食的表现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世界,那是“爱和接纳”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们会被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被爱,我们是被完全接纳的,我们是自由而释放的。

我们现在在那个世界里呢?

我们也正把我们的孩子带往哪个世界呢?

相关文章

  • 2018-08-13

    赞赏儿子善良,赞赏儿子阳光,赞赏儿子聪明,赞赏儿子智慧,赞赏儿子独立,赞赏儿子能力,赞赏儿子的眼光,赞赏儿子积极,...

  • 微信公众号-赞赏

    赞赏功能说明 原创文章选择赞赏账户后可以开启赞赏,用户阅读文章后通过“喜欢作者”向作者赞赏,款项由赞赏账户收取。 ...

  • 日更254:感谢简友的赞赏

    近来多位简友在文末赞赏,感动感谢! 我对赞赏的态度是:喜欢真的喜欢,赞赏真的赞赏。喜欢也好,赞赏也好,一个“真”字...

  • 赞赏

    我今天打开简书,吓了一跳,因为第一次看到赞赏有消息。我在简书写了那么多文章,竟然今日才收到第一份赞赏,这必须被纪念...

  • 赞赏

    感赏女儿每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娱乐。感赏女儿可以照顾好自己和狗狗,让妈妈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感赏女儿可以...

  • 赞赏

    繁星点缀,让寂静的夜空俏皮可爱了;蝉虫鸣叫,让酷热的夏日苏醒生机了;春风拂过,让冰冻的水面融化温暖了。你的赞赏,拂...

  • 赞赏

    赞赏有幸结识了这个平台。 感恩今天遇到所有的好心人! 赞赏儿子今天按时写完作业! 赞赏我家宝贝每晚洗脸洗脚刷牙! ...

  • 赞赏

    文/青木 已记不清跟哪位朋友在哪天在哪里闲聊的时候谈到“给小费”这个话题。 在国外,支付小费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 赞赏

    对,人人都需要赞美,真诚的赞美,夫妻如此。

  • 赞赏

    昨晚,在美篇上认真地写了一篇游记,那是我和几个同事在文昌一个海边的小镇住了几天后的美好体验,然后分享到微信朋友圈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赞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sl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