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晚上的菜准备了一部分,未完的事写在纸条上留给爸爸,并祝爸爸节日快乐。然后就去接女儿回家。
女儿跟同学有说有笑地从校园里走出来,分开时还停住说了一会儿。女儿向四周看,寻找我的身影。看到我时,竟收了自己的笑容。她把行李箱递给我,我顺势挎上她的胳臂,不悦道,怎么看到妈妈都不笑一下?她岔开话题说,你买酸奶和面包了吗?我笑道,你一见妈妈就想到吃的,没有其他的么?她说,这是上周我都跟你说过的了,你没兑现。我保证道:这周一定给你买来,让你好好体验面包夹酸奶冰淇淋。
女儿比我高了,挎着她的胳臂感觉自己好小,好安心。她任我挎着,仿佛她已是一只长大的鹰,已能庇护翼下的妈妈。
女儿小时候特喜欢挎我的胳臂,犹如一个挂在我身上的秤砣,寸步不离,让我烦不胜烦。我越是扯开她,她越是靠我更紧。其实那时女儿是想找到一个支撑,一份依恋,一份力量,一点安全。而我根本不懂,只想着自己是否舒服,不顾女儿的感受。
在车上,女儿说好奇怪,好多人都来找她借卫生巾,更奇怪的是平常不认识的人都会寻了来。而且借了还不还。我笑了。说,你的东西一直准备齐全,大家都知道了,所以都来找你借。这也说明你很富有,你借得起。女儿突然不高兴了,说:你别烦。
我赶紧住嘴,自己肯定说错话了。我一边开车,一边思考。女儿这个行为肯定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女儿的感受我刚才没有去共情,表扬显得有些越级跳频了。女儿是想说借东西可以,但不能不还。女儿从小受我的物质金钱匮乏的影响,不乱花钱,不想白白遭受损失。而我居然说她富有,借得起。这不是往她痛点上戳嘛。
我现在住嘴,是想到晚饭时还有机会可以跟爸爸说这事,在爸爸面前再表扬她一次。想到此,我便心安了。
晚饭时,我对爸爸说:你闺女现在人缘不错,很多人都找她借东西。爸爸说,哦,宝宝跟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好啰。女儿说,才没有呢,有个我看不惯她,她也看不惯我的人也来借。我问你借给她了吗?她说借了。我赞道,你真大度!女儿不屑道,没人说我小气,我只是给她面子而已。我又赞道,宝贝你这话说得好,你给她面子,也是给你自己留面子。女儿没有不悦,算是认同。
我总算再找到机会从借东西的事件中让女儿强化了“大度”、“照顾别人的面子、就是给自己留面子”的认知。因自己的认知和道行不足,所以只能引导这些。但我已知足。
我又想到沙科静师姐指导的对孩子晨读表扬的话。我对女儿说,老师发了一张你们晨读的照片,没有几个人,而那里面就有你,你到教室好早,你的背影看起来好美!女儿说,我每天都去的很早。有时候我不去食堂吃早饭,所以比她们早一些。
后来跟女儿灌输留学意识,提到我同事的孩子大一自己申请去英国留学了,还有的在大学正在努力学英语考雅思或托福,也准备出国;租我们家房子那个高二的男孩今年也转国际高中,准备留学等等。女儿知道我们的意图,说她还想经历一下国内的高中生活后再考虑。关于留学,女儿从抗拒到考虑,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
现在我们根据女儿的目标,为她推荐一些规划,提供一些信息,不是强迫她去选择,而是听听她的意愿和心声,调和她和我们的频率,选择一条最合适的发展路线。
我们还问到她们班级有个女孩子上学期去法国旅游,是不是也准备去法国留学?孩子说她才不会去呢,她交了一个高年级的男朋友,天天刷抖音,格局似乎很小,可能一毕业就结婚的人。
我惊讶孩子的观点,一个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定有长远打算和目标,有自己的大格局,知道什么才是她目前该做的。在孩子面前,有时我觉得自己好渺小。我对自己从来没有过长远打算,走一步看一步,过好当下即可。可我的孩子似乎比我有打算、有想法。在样的孩子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只要在背后做好默默支持和陪伴就好了。
爸爸鼓足勇气问孩子月考如何?我以为孩子会反感,谁知她说物理终于考及格了。我抓住她的手好好表扬了她,说她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物理老师考不好都不行。她说数学还是不好。我说怎么可能呢,我看到你的周考成绩了,从入新班以来,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班里的位比越来越高。看来你越来越适应幽默男的教学方法了。女儿会意地笑了笑,看来她也是认可了。
感赏孩子是个有主见的人,在充满诱惑的网络时代,她没有随大流迷失自我。
感赏孩子很理智,在表扬面前淡定谦虚,知不足。
投射女儿学习上的灵感越来越多,与同学的关系越来越好,与老师的频差越来越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