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随着对社交活动的兴趣增加,小家伙对“自我完成”事务愈加有概念。从今年年初学会的蒸蛋,到学着做饭、配酱汤的调料,到早餐配菜的完成,她似乎想把对妈妈爸爸的厨艺的赞赏转移到自己身上,于是加倍地学习着。
1.拌黄瓜
有天爷爷奶奶在菜地忙活着忘记时间,于是有了面条一次准备晚餐配菜的机会。妈妈准备将菜地里新鲜出土的黄瓜做个“拍黄瓜”,面条逮着机会就要依葫芦画瓢,于是,跟我的模样,先将黄瓜两头切下一点,然后狠狠拍下,经提醒,将整条拍碎的黄瓜稍微分段,虽然拍得满料理台都是,仍是一次很好的完成。接下来,边问边放需要的盐、糖、芝麻油、花椒油、醋,随后用筷子拌匀,还品尝一块,自言自语说“味道不错嘛”。
端午假期外婆来家里时,申请要自己拍黄瓜,当她告诉外婆自己要放的调理里,已经清楚记得所有用料。
2.煎饼
在若干次早餐备餐后,对制作煎饼需要的准备已经完全记得,调酵母、放面粉、打鸡蛋、加水拌匀,热锅下料,微黄翻饼,只是因为平时对她“锅烫”提醒过多,让她在重新将面糊舀入热锅时总有点畏惧心理。
3.自制发箍
忘记小面啥时开始大量使用剪刀,只是近来剪窗花的技术见长,于是连续两个晚上完成了两个发箍的制作。第一次先用两张正方形彩纸叠起来做成了扇子状,随后将自己剪窗花的碎料用透明胶、双面胶一股脑儿粘起来,然后用透明胶绑在发箍上;第二次花了一个半小时,用了针线、纱带做成蝴蝶结,然后将半成品铁丝花绑在发箍上,又完成了一个发箍。其中只是在自己缝蝴蝶结的时候给予了一点提醒,穿针和打结时给予了帮助,别的配色和针线都是自己完成。
4.爬山
还记得一年多前爬峨眉山,很多时候要抱着上山的小面,而在六月的青城山学习,和小伙伴们约好了早上去爬山。清晨六点半听到我要出门马上爬起来说要一起去。因为说好了要走一条野路,一路野草横亘,露多草滑,面条坚持要走到队伍前面,穿得凉鞋也没有穿对,有两次滑倒在地也同样坚持走前面。后来探路的分了一组在前,而后一组她一直保持最前,自封为第二组“老大”,完成了此次爬山。
最近重新翻阅了一下《会做饭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活下去》,一直想以顺其自然的生活体验,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琐碎与美好,而更多时候是感受到“活”的美好。给孩子提供许多可以体验的手工材料,也挖掘身边随时可用的材料,包括带领孩子去自然环境找寻自然之美,有了这样的体验,才是能伴随孩子一生的“惯常”。一时一时会因为忙于自己偏好的学习,而疏于记录,只有偶尔的照片带回到那段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