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了《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本由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写的长篇小说。
这本扑面而来给我的感觉都是宣扬教会精神,首先是女主人公珍妮特的母亲,是一个偏执虔诚的教徒,想要操控女儿的一生。
而珍妮特是她从孤儿院收养的女儿,在珍妮特成长的过程中,教会活动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切。在之后的求学途中遇到了一个男孩,后来母亲对性的偏执,使珍妮特远离那个男生。
之后珍妮特遇到了另一个女孩,并爱上了这个女生。这种超常规的爱,在母亲看来是违背了神的旨意,是被恶魔诅咒的行为,并万般阻挠。
在多次对母亲的行为无法理解和失望后珍妮特决定离开这个家,外出寻找自我。
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信奉教会一种人格,也不仅仅是只有男女之爱,文章中出现最多的水果便是橘子,正好印证了母亲的偏执,和单一的思想,给人压迫感。
在小时后,父母主导着我们生命规则,在我们眼中,他们就是上帝,可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那样的。
长大之后的我们,有迷惘有无助,要么选择妥协,选择继续隐忍;要么彻底摆脱过去,与父母撕裂。
珍妮特在接受自己是同性恋之后,决定离开这个家,离开母亲后,选择摆脱父母给予的生命规则,在多元的世界中寻找全新的自己。
书中说到,母亲是一名偏执虔诚的教徒,盲目陷入宗教的信念之中。在那个时代的母亲,甚至是大部分人,宗教信仰是必生命还重要的一种精神寄托。
当母亲知道女儿沉溺于违背了她的精神信仰的激情之中,自然是万般阻挠。母亲对于同性恋的深恶痛绝,源自于那个时代的背景、环境所造成的。
同性恋哪怕在文化开明进步的现在,都仍旧不为大多人所尊重与理解,更别说在旧日时间里深陷在宗教信仰中的母亲。
之后,珍妮特回到了家里,时间与经历让她们母女都各自有了重新的思考,与母亲和解,也算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成长。
珍妮特知道,家并不代表一切,橘子也不是唯一的水果,只有接纳自己,宽恕他人,才能得到自我救赎。
大概,我们从小都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在羽翼丰满后,我们不愿意相信父母告诉我们的世界,更想要自己出去探索世界。
而成长往往都是从叛逆和远离庇护开始的。
当我们独自在外闯荡,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之后,对世界有了更直面、更深层次的解读,时间和经历会促使我们养成自己的人生观,开始懂得父母的话语中隐藏着的哲理。
说是同性恋的救赎,不如说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必经路。我们从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战战兢兢地成长,到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也许正式成长的美妙之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