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明的程度,看两个地方:我们如何对待老人,以及我们如何对待孩子?
从孩子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中年,再从中年到老年,每个人都如同一颗树一样,有扎根、生长、枝叶繁茂、开花结果、逐渐凋零的过程。
通常我们对孩子思考的比较多,比如我自己,当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多了一份责任和承担,就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教育,对下一代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呢?是给予无私的关爱、陪伴成长、正面的引导、技能的培养……
看了很多书,也带着孩子走过10多年的经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把我们自己活成一本良善的书,才是最好的教育。知道如何对待父母,才真正知道如何对待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23593/fa59290d6e969b0f.jpg)
01 如果妈妈老去,你会怎么做?
曾看过泰国的一个公益短片,每看一次,眼泪都会忍不住的流下来。
这个短片讲述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被作为教师的儿子每天带到学校进行照料的故事。
家长们看到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有的母亲对老师的做法表示不满,为什么不请个保姆照顾母亲呢?
有的父亲也考虑要把孩子转到其他学校
避免影响孩子的上课和学习
迫于压力,校长被迫要和老师谈话
是否需要请人来照顾母亲,而不是带来学校
而且家长对孩子的一些举动也会感到莫名
比如说孩子对老师的一个鞠躬
对妈妈的一个承诺
对母亲的一个拥抱……
家长还不知缘起何处……
02 身教大于言传
直到奶奶走失的那一刻,所有的孩子们,都冲了出来,帮助老师四处寻找奶奶的那一刻,我的泪如泉涌……
当看到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妈妈,来到了曾经接送孩子的地方,对四处奔走终于找到自己的儿子说出:你不去学校吗?
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的震动,无论母亲变成怎样,内心都还有一个牵挂,曾经的孩子,生命中永不磨灭的一个人?
看到儿子温柔的与母亲相拥的那一刻,所有的答案都出现了。
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光说教不如做给孩子们,做给孩子们看,不如给他们创造一个感受的环境,或者是让他们融入在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03 关于教育和爱的思考
通过视频,引发了我更多关于教育和爱的思考:
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一个品行良好的人
真正的教育不是我们考了多少分,也不是我们获得多少技能比赛奖项,而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需要培养的一种品质,做人的德行。
有位智者说:衡量一个人的高低,不是看这个人获得怎样的成就,而是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品德低下的人。
否则无论拥有多少财富,多少房产,都不过是一个无处安放的躯壳,四处游走寻找安全感,通过占有的更多让自己多一点安全感,多一点被尊重和认可。
当你愿意为爱付出,整个世界都阻挡不了你。
短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爱的人。
我们经常会给予自己各种设定:
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去看望我的奶奶。
如果发了年终奖,我会带着孩子去国外游玩。
如果我有年假,我可以回一趟老家。
如果我XXX,我就会XXXX……
当这样的话语出现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将自己限定在一个我们有限的认识框架里,在框架里我们经常用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舍弃掉很多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事情。
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为你所爱而活。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爱的人,你可以拥有更多选择。
一个电话,一个视频,一件快递,一次旅行,一顿用心准备的晚餐,早起的一次拥抱,面对爱的人,一声感谢的话语,为了爱我们的人,也为了我们爱的人,你可以拥有更多选择……
当我们真心想爱别人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文/编辑:一心正念
图: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