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始设置省长,有了近代管理制度的雏形。
我们知道宋朝对藩镇割据的改良与防范,天才的设置了四权分立,由行政低效避免武将的造反。元代认为这样做,宋代地方上太没有效率,因此一开始就把全国分为十几个省,正式建立了省级政府,而且“行省平章”是集权的,大权独揽。而且少数民族的管理者因为是马背得天下,所以从根上不太惧怕省一级的官员造反。
元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汉人建立的王朝,皇帝总担心地方官员与地方社会合作,得到地方民众的支持,运用地方资源与中央对抗。所以千方百计要把省一级政府划小,把省级长官权力限制住。
但是,元朝派到各地当省长的都是蒙古人。这些省长以异族身份来统治汉族人,朝廷不担心他们会和汉族地方势力结合起来,对中央构成威胁。所以元代的省很大,省长权力也大。
清朝和元类似,清代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所以清代一开始就直接在全国建省,任命总督和巡抚,权力也很大。清代的总督基本上也都是满人和旗人,皇帝不担心他们和汉人团结起来对抗他。
夹在清朝和元之间的明代比较特殊,明皇帝朱元璋本身是农民,对权利极度迷恋,是不敢对省一级行政权放的过大的。所以明朝和前面的元后面的清不一样,明朝其实是学宋朝,虽然有省一级政区,但是不设省一级主官,只设置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让他们分别掌握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相互牵制。结果这样一来,又和宋代一样,导致明代在防御外敌比如蒙古、女真以及镇压大规模农民起义时就很不得力。这导致明和宋一样,官员迷恋党争,虽然很多忠于朝廷,但多数昏庸无能。行政制度的扯皮低效,武将和军户(职业军人)地位的卑微这和宋积弱几乎一模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