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月份招的助理。
刚开始诉求其实很简单:工作越来越忙,需要有个朋友来帮忙分担一下。
后来,遇到两份特别优秀的简历,舍不得,就都招了。
这段时间,他们确实帮了我很多,而自己,在这个互动中,也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分享如下。
/ 01 / 管理不只是交代,也包括培训和控制
按照官方定义,管理是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以前只是背下这个概念,现在才发现书里都是真理。
①计划模块:我必须将需要做的事情进行提前规划。比如公众号和知识星球的运营、内容产出。现在一般会提前一周把下周的内容准备好,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②组织模块:需要对两个小伙伴进行任务分工,保证各自板块工作量的平衡,以及对应的成长型。
③领导模块:沟通+激励
一方面是领导力,也就是需要多沟通。
沟通的内容其实主要从需求出发,明确做这件事对对方的好处。毕竟,大家相处是缘分,剥削没意思,共同成长最好。
另一方面是设计激励约束,包括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
这样的好处是,多劳多得,大家都开心。完全一刀切只会让人在长期越来越懒惰,这是很多公司血的教训。
④控制模块:需要保证最后的质量产出。要实现这个效果,我做了三个努力:
1.将操作细化,形成流程。比如如何将公众号文章导入到知乎;
2.制作模版。保证出品的一致性;
3.及时复盘。找出哪些做得好,哪些存在问题,并讨论如何进行改进。
这一条路径走下来,自己也算完全经历了一遍【招聘】-【培训】-【薪酬绩效】-【项目管理】等流程。
/ 02 / 钱只是基础,成长才能让人信服
虽然给了薪酬,但自己也知道,人的需求永远不会只局限于此。
你必须能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尝试了两个方案。
第一、每周例会。
时间是每周日晚9 点。
规则是:每人分享10分钟,内容则不一定与公众号相关,可以聊聊最近的心得收获。
我这边一方面也会分享,另一方面则会提供一些发言建议。比如:
· 如何按照结构化方式组织逻辑。
· 如何让内容更有趣味。
· 针对特定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样的互动,自己会更认真地倾听,大家则可以收获一些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建议。
算是独特的福利吧!
第二、给出方法建议。
除了自己的输出,也会分享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要运营好公众号,我这边的经验肯定不够,那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
1.找到对标案例。比如同类型公众号的运营模式。
2.提炼方法。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梳理。
3.运用尝试。在文章里小幅迭代。
泽涛便处理得很好,在标题上,在小卡片上,都通过自己的摸索慢慢找到了感觉。
另一方面,在知识星球的运营上,星雨则持续挖掘星球上的优秀发言者,拉群后,进行专项激励。
此外,对于特别优秀的作者,我们会主动约稿。
最近大家也陆续看到多篇「曹将会客厅」的文章,质量上乘,干货满满,整个公众号的内容体系也更加完善。
/ 03 / 角色需要逐渐转变,也必须具备商业思维
因为很多事情都交代了出去,那么自己也需要开始转型。
刚刚也提到了,目前公众号的文章体系已经发生了改变:一半是曹将原创,另一半是朋友的干货分享。
其实刚开始也有犹豫,怕这个公众号越来越不「曹将」了。
但试水之后发现,只要是符合整体定位「提升办公效率」,文章内容逻辑清晰、简洁明了,大家也愿意接受。
(当然还有一个让自己心痛的发现:朋友们的文章阅读量,普遍比自己的高)
毕竟,自己的涉猎总是有限,而他人的宇宙则是无限。
省下的时间,则可以更专注于少有的文章,保证出品。
这便进入了正循环。
当然,这也意味着花销的增加:一方面是稿酬,另一方面是助理的薪酬。
是的,自己必须开始考虑商业模式了。
毕竟,自己一个人码字可以靠激情,但不能要求他人也如此。
/ 04 / 我是尾巴
我很喜欢「缘分」这个词,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两个助理都很上进,也都很给力。从他们身上,自己也收获了很多能量。
有时当自己想倦怠时,想到他们还在战斗,也都会垂死病中惊坐起。
这种感觉,久违,很妙。
或许,我不该用助理来表达。
应该是:同行者。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