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礼拜说了喜欢奇葩说的原因,今天再来说说喜欢他的另一个原因,接地气。要让辩论接地气,其实挺不容易的,自古以来,辩论都保持着一股高冷范儿,毕竟思想的较量,总得往深里走才有意义,如果都只是泛泛而谈,搞个谈话类节目就够了,何必硬扯上辩论呢。所以在传统的辩论赛里,辩题往往都是家国天下、仁义礼智这个style的,格局和深度固然够,但和生活本身总隔着一层,面对这样的辩题,我只想问一句,有空讨论这些,是家里有矿还是上面有人?
《奇葩说》的精彩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辩题,那些传统辩论赛里不曾、不能、也不敢出现的辩题,或足够现实、足够接地气,或大开脑洞、天马行空。这些辩题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情感、工作、家庭、事业,其中不乏引起争议的现象和社会热议的焦点,如买房、备胎、出轨、整容、手刀逃跑、剩男剩女等等,甚至细枝末节到要不要看伴侣手机、想在朋友圈秀晒炫该不该克制等等,都可以拿来开涮,哦不,开辩。还有像消灭谎言的科技该不该支持,要不要发明时光机,获得一颗高等生物的蛋该呵护还是毁灭等等,这类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脑洞题。这些辩题足够吸引眼球,又容易上手,人人都可以有经验有事实有观点有立场,从这个意义上说,《奇葩说》就已经赢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辩题看起来够现实够接地气,辩起来却又有内涵有深度,你会发现,任何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从各个角度去阐述论证,都能够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思考,都能够上升到价值与意义的层面,听起来有点扯,但这也正是语言的魔力、思想的张力,更是辩论的魅力。
比辩题更接地气的,还有辩手。传统意义上,打辩论的总是那些学富五车,能说会道的厉害角色,但节目里却可以看到来自各行各业的奇葩们,其中当然有出身名校的学霸、职业辩手、多次参赛的老奇葩,这些光环确实赋予了他们一定的优势,却也未必能让他们一路躺赢,因为《奇葩说》的舞台是观众导向的,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减少辩论技巧的影响,让真正能打动人的选手脱颖而出。在这个舞台上,一味地上价值、秀理论、炫技巧,一定会输得非常惨。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再高学历的辩手都要用最接地气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观点,哪怕说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还是要举个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这样的模式带给辩手的,是在适应规则和突出个性的夹缝中成长。每位奇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人善于讲段子,有的人善于讲道理,有的人善于讲故事,有的人喜欢煽情,有的人喜欢分析,有的人喜欢表演,鲜明的个性是他们成为奇葩的根源,但为了继续留在这个舞台,他们又必须不断适应观众的胃口、满足观众的需求,于是我们能看到选手们的努力和改变,有人不断升级进化成大神,也有人转型不成功离开舞台。现实而残酷,一如最真实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