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回到今年5月,基于对建筑BIM技术趋势的认同,一番纠结后,我报名了一级建模师(BIM技术水平等级认证的一种)的考试,综合培训费合计3350元,对于一个非本专业的人来说,证书的价值就只是一个证书,对本职工作并无实际帮助。
但当时只想着,BIM技术是大趋势,从企业层面考虑,BIM技术会运用到方方面面,如果我有这个证书,在公司,我就多了一个标签、多一分价值和竞争力,一时感觉,如果我没有这个证书,未来会损失、错过很多,必须尽快马上去获得这个证书。
然而,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发现,备考时间不足一个月,对一个外行人来说,想要学通一个门具有强大逻辑关系的体系知识和一个牛逼软件的实操,真的太难,此外,软件的使用对电脑的硬件还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办公、家用电脑根本满足不了软件的正常运转需求。
由于费用已交,也不给退费,我每天还是坚持在线学习,常常20分钟的课时,得花1个小时才能勉强学完,隔天再去复习时基本又要从头开始。
那段时间,每天内心很痛苦、纠结,一方面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不能浪费钱,另一方面学习进度太慢,离考试时间也不远,就算很努力学习,大概率也不能顺利通过考试。
一直持续在纠结、矛盾的痛苦中。
6月的考试如期而至,毫无意外的,没去参加考试。当然,如果再学习,还可以继续参加12月的考试,于是我又开始进入纠结、矛盾的痛苦循环中,放不下3350的学费,放不下未来可能的“大机会”。
紧接着9月的一级建造师的考试报名又来了,又是一番思考、纠结后,决定放弃BIM考试,全力备战一级建造师。一下子,整个人感觉轻松了,方向也清楚了,世界都明朗了。
然后,发现跳出自我强迫的努力,选择自己擅长的、需要的领域去精进,有用不完的内在的源动力。
如今回头去看,幸好当时选择了放弃一样。3350的学费已是“沉没成本”,不论后面怎么选择,3350已经花出去了,收不回来了,继续强求努力下去的结果是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回报也未必如预期。
有句话叫“比坚持更重要的是,懂得及时止损”,这是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的,我们一贯的认知是坚持就是胜利,可很多时候,天时、地利、人和是难三全,清楚的认识自己,分析当下的现实,调整布局、方向,或许更明智。
那如何判断是坚持还是止损才是真明智呢?
比如,当我选择了放弃BIM考试,我的状态改变,其实就是最好的判断依据,其实我们内心想法是最“明智”的,多用心+少用脑,当你纠结、矛盾时,你或许可以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