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吃饭,聊起我们从大学一直到职场走过的日子,聊起我们最近一些工作和生活的安排,不经意间感叹原来我们也要三十,立起来啦么?曾经的三十而立,让我们有些惶恐,毕竟我们还在20多岁的世界中津津乐道的探索着,眨眼间我们已要而立,撑起自己和父母的一片天。当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高科技概念铺天盖地,当一位IT产品经理都在担心未来会被机器人取代的时候,我们总需要做些什么,因为只有踏踏实实的做些事情才能对自己自信的说“不念过去,不惧未来”。
昨天带朋友参加EF英语party,朋友说好感动,我问为什么,朋友的回答让我深有感触“看到每个人都很努力的在说英语在跟老师不断的沟通,感觉自己该振作起来,每个人都那么努力的追寻自己的梦想,追寻自己更好的生活。”我们是该动起来,因为早已过依靠父母的年龄,是要独立、坚强、心智成熟的面对一切的年龄,努力工作,为未来不断进修才是我们该走的路,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匆匆一生,哪怕只为在三十而立那年可以自信的跟父母说:你们曾经的宝宝早已长大,可以撑起人生的重担,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都要行动起来,让自己在路上,不断奔跑。
2017年,因为要提升职场竞争力,参加啦一些职场培训,有幸认识许多优秀的人,这些人中有企业高管,有自主创业者,有90后也有70后,无论身份怎样年龄怎样,他们都有一个特点:精神气,这种精神气是对家人的责任,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对梦想的执着。在英语课上认识一位阿姨,60岁左右,从abc开始学英语,现在已经能和我们流利沟通,甚至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要自信,后来外教告诉我,这位阿姨每天都会在英语中心呆着,从早上到晚上,然后抓住任何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去沟通,尤其偏爱和外教聊天,那一瞬间除去对阿姨的佩服敬仰,还有对自己过去的谴责。因为我学英语十多年,也不过是可以交流,还达不到脱口而出的状态,但是这位阿姨的自信和流利的英文让我自愧不如。在研课上认识一位姐姐,70后,女儿今年上本科,她今年上研究生,希望可以跟上时代,说是可以和女儿一起毕业,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掌声送给啦这些70后的哥哥姐姐们,一是敬佩二是希望自己10年后可以像他们一样还在不断追寻知识的路上不断与时俱进。
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龄去享受生活,可是奋斗又何尝不是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我们踏实、自信,给予我们面对未来充足的安全感;就像我们每天跑5公里一样,大汗淋漓过后,是身体的轻盈和健康,我们是享受的。
我们一起启程,在路上,我们带着健康的体魄和丰满的灵魂自信的走在人生路上,真正可以从内心做到"不念过去,不惧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