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喜欢读书,我有种达到丧心病狂的状态,一有空闲时间,我就读书,走在路上,我就听书,一点时间都不想浪费,我还很享受这样的状态。
7月已经读完的书籍:
《人间便利店》5.5万字
《时生》16.4万
《红手指》8.4万字
《侦探伽利略》10万字
《长安的荔枝》9.3万字
总计49.6万字
正在阅读的书籍:
《十八岁出门远行》
《我的阿勒泰》
后面计划阅读的书籍有:
《白鹿原》
《文城》
《河边的错误》
《一朵桔梗花》
最近一直在读书,但我读书没有特别的的要求,不要求自己一定要读某一类书籍,随心比较多,相对而言,我读的比较多的还是名著和东野圭吾的作品。
可能由于最近一直在读书,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节奏,读书的速度相对于之前,有些许提升,尤其是长篇小说,顺着故事脉络读下去,简直是意犹未尽。
这几天阅读了3本东野圭吾的作品,《时生》、《红手指》和《侦探伽利略》,这3本作品不在我本月的阅读计划里,奈何在图书馆看到了,放松之余,就拿来读上一读,结果就停不下来,直接花三四个小时把它读完,才善罢甘休。
《长安的的荔枝》是我在上班的时候,清闲之时,顺手拿起闲置在一旁的书籍,结果一开始读,就忍不住一次性把它读完。
对我而言,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它主要讲述了李善德为杨贵妃生辰敬献岭南鲜荔枝的故事。
这个故事放在现在,就不算是什么事情,而在当时的朝代,保鲜技术有限,交通落后,从岭南到长安,即使快马加鞭,把马跑死,人没命,最快也要11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而鲜荔枝的保鲜时效最多不过四五天。
这个任务所有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那些官员又不能拂了皇帝的面子,层层欺压,最后任务就落在了名不经传又没有任何背景的李善德身上。
李善德运用自己强大的算法,硬是把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可能。
然而,当李善德好不容易找到可以将鲜荔枝运到长安的办法时,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些小人,层层阻拦,李善德把功劳让出来,攀上杨国忠的高枝,却由于没有附和杨国忠,最后即使李善德完成了任务,还是遭到了各种弹劾。
最后功过相抵,落得流放岭南的下场。这也算是圆了李善德的心愿。
虽然事情是发生在唐朝,但是李善德就像是映射出我们大多数人的一面镜子。
李善德简直就是职场打工人,社畜的鼻祖,兢兢业业工作,只能在长安城贷款买房,刚买完房就遭遇事业变故。
严格按照流程办事,不如攀高枝;努力工作,背后全都是不干活诋毁的小人;风光时人人讨好,落魄时如路边的石头,人人都要踩上一脚。
书中有一句让我特别印象深刻的话语:“流程那种东西,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这句话既讽刺又真实,流程这东西,向来都是用来约束弱者。
不管是李善德还是现代社会的我们,没有能力,又没有过硬的背景,就只能事事按流程操作,不求立功,只求无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