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作者: 普渡pd | 来源:发表于2018-10-12 22:11 被阅读0次

1

在妈妈眼里,小敏一直是个乖巧文静的孩子,挺让爸妈省心的。

最近,小敏放学回家后的话变少了,一回家就躲到房间里。妈妈问她是不是心情不好,她只说“没事,挺好的”。

妈妈心里总有一块石头,落不了地。

阿哲打小就是一个比较调皮的男生,喜欢到处跑、整天邋里邋遢的,但是被妈妈说几句也就不敢皮了。最近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了,甚至开始跟妈妈顶嘴…

妈妈:“阿哲,不要一直玩电脑了,休息一下眼睛,听见没有?”

阿哲:“我写作业的时候怎么没听你说不要一直看书了?”

妈妈总能被他怼的火冒三丈。

面对这个,不再时刻要粘着妈妈、对大人言听计从的孩子,我们一下子不知所措,越来越能感受到:孩子长大了,越来越不听话了。

其实,这些让家长“焦虑、恼火”的变化,都是孩子成长的正常过程,是心智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父母引导孩子走向独立自主的绝佳契机。

2

亲子间最大的误会:“我的孩子叛逆了”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并不断发展。到三年级时自我意识的发展到达第一个平稳期,我们也通常将三年级看作青春期的开始。

青春期往往来得很“突然”,孩子的变化容易让大部分家长走进这样的误区:把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叛逆”等同起来。于是父母不自觉地抱怨:“孩子变得太快了,话都说不上几句了。”

一旦陷入这种误区,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意识里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因为,把与孩子的沟通问题归咎为孩子叛逆,是亲子间最大的误会。

卢梭曾经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这三种方法非常“有用”。但是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这三招只会越来越无力。

然后我们会怎么做呢?我们会讲更多的大道理、发更大的脾气、制造出更多的自我感动。

很难认同对吧?但这确实是真相。

这样的沟通错误你有没有犯过?

■1.交易式沟通:常为一问一答,而答者显然不愿继续对话

“作业写完了吗?”“恩”

“什么时候考试?”“后天”

“明天去外婆家吧?”“好”

■2.指挥官式沟通:常为命令式语句

“好好复习,少看点电视!”

■3.道德家式沟通:冷冰冰的说教,没有温度

“这种情况没什么大不了,避免情绪化,很好处理。”

■4.救世主式沟通:对孩子爱护有加,单向付出

“有什么事你告诉我,我去替你跟老师说。”

■5.法官式沟通:公正有余,而人情味不足

“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你错在先,就要接受惩罚。”

■6.贴标签式沟通:因为个别行为轻易给孩子下判断

“你总是这么粗心大意,以后会吃亏的。”

■7.心理学家式沟通:理性分析,但给孩子带来压力

“造成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是……”

■8.粉饰太平式沟通:语言乐观,但却触不到孩子内心

“这不是什么大事,睡一觉起来就好啦。”

很多时候,我们有照顾孩子情绪的意识,但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容易被各种看似有道理的理论带跑偏,导致事半功倍。

3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是个伪命题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和孩子做朋友”成为了亲子关系的最佳答案。而实际上,这句话误导了太多人。

且不说老生常谈的代沟问题,光是所处环境的不同,就够烦恼了。

现实中,孩子每天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而你或是在家跟邻居聊天、或是在公司跟同事打交道,不同环境的人气场是不同的。

网络上,孩子不仅玩QQ、微信,还会逛微博、贴吧、知乎等各种社交平台,而你可能从朋友圈就能看到全世界,你们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

比如,你知道skr、bhys、zqsg都是什么意思吗?

(ps:skr是说唱里的一个拟声词,被吴亦凡带火。bhys和zqsg则是汉语拼音的缩写,分别代表不好意思和真情实感。)

信息的不对等,让“成为孩子的朋友”变成伪命题。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父母最需要担任的角色是“引导者”而非“朋友”。实际上,父母要做的远比朋友要做的复杂且重要。

孩子在这时受到的教育,会决定他们一生的性格基础。而良好的亲子沟通和父母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孩子获得正向、积极的成长,形成健全的心理。

道理,是要讲的;脾气,也是可以发的。但是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就像给药裹上一层糖衣,道理和脾气也要穿上一层“糖衣”。

“糖衣”的制作方法说起来也挺简单,主要有3个秘方:

1.用鼓励的话代替贬低的话,激将法千万别用在正在发展自我意识的孩子身上。

2.用选择式的、询问式的话代替命令式的话。

3.不能光说好话,可以遵循黄金4:1法则,即让孩子感觉到(而不是你自己感觉到)你对他好四次,再做一次原则性管教。

4

脱离成长轨迹的教育方法都是耍流氓

上面这些理念,是由掌握顶尖学府理论、拥有18年实践经验的陈遥老师总结出来的。

陈遥老师说:“沟通是教养的起点。没有好的沟通,提升孩子学习动机、协助处理压力、帮助戒掉游戏等,都失去了基础。”

那么,陈遥老师到底是谁?

    她是理论扎实的资深专家

凭借优异的成绩,陈遥老师从家乡宁波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就读,期间,由于受到香港大学教授的影响,她开始接触家庭辅导相关的专业知识。

2005年陈遥老师毕业,香港领先的社会福利体系及华人社会的背景条件,让她决定前往香港继续深入学习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

陈遥老师获得的各种证书

在港研读期间,陈遥老师就读于亚洲排名前10、世界排名前50的香港中文大学。除了获得优秀内地学生奖学金外,她还是港中大硕士研究生中第一个留港就业的社工,也曾是港中大社工系最年轻的督导。

    她是经验丰富的实践者

从接触社会工作至今,陈遥老师已经从事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心理辅导18年,协助超过10000个孩子成长,经过她深度辅导的家庭个案超过1000。

此外,她还是香港及加拿大联合认证家庭治疗师和香港政府注册社工。

陈遥老师创办了香港内地留港社工发展协会,现担任香港宋庆龄教育学院培训总监、香港专业辅导协会副院士,同时兼任上海名校班主任的培训老师已超过3年。

相关文章

  • 干货

    最近发现好多文章都在写干货 公众号,简书,论坛,知乎…… 考研干货,创业干货,营销干货,写作干货 我也在思考这个问...

  • 都在求干货

    都在求干货 哪那么多干货 哪那么多有用的干货 看了用了才是干货 不用就是干干货 干货个鬼啊 十二点睡啊还得起来背书...

  •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很多干货文,那么什么是干货文,为什么现在的干货文能这么受欢迎? 什么是干货文?其实总的来说干货文就...

  • 送你一份定制的减肥食谱|非运动期

    关于干货的本质我在《健身干货横行,要如何区别真干货和伪干货》 详细说了,那么今天,我将奉献给读者第一份干货,关于《...

  • “干货”只对真正勤奋的人有用

    “干货”只对真正勤奋的人有用 “干货”这个词现在很流行,喜欢“干货”没错,用心的人会转换成自己的,懒惰的人,“干货...

  • 什么是“干货”

    “这篇文章干货满满”;“这堂课都是干货”;“某某讲的都是干货”。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干货”呢? 是一张梳理...

  • 双眼科技扫盲——视觉科技

    干货无图,请自行百度。 首次发文,不足请谅解。 配图无关,只为赏心悦目。 干货预警,干货预警,干货预警 花了将近一...

  • 有一种干货是你赶脚那是干货

    20210220 有一种干货是你赶脚那是干货 干货这个词多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某些自媒体文章都自称满满的干货,作为...

  • Metronic干货系列-介绍和目录结构

    Metronic干货系列 1.Metronic干货系列-介绍和目录结构 2.Metronic干货系列-首页(未更新...

  • 你缺的不是干货而是水货

    现在网络上都在呼吁多发干货,干货才能实现良币驱逐劣币,让读者获得干货才是王道,但是这些干货真的可以帮到你成功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ln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