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得知高考失利的那一刻,说不绝望实是蒙蔽自己。
俯仰人生,其实一纸文凭并非充分条件,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经济时代。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然而很多人的大学却是这样的。
如何在大学四年里重偃旗鼓、规划布局,做好内在塑形和外在包装,是一个物理课题。
▎学历条件不能置换智力结构,阅历填充可以丰富人生层次
大学是学习和检验自学水平的平台,外部管束因素被缩小,大多还需倚靠自制力。虽“不翘课不大学”被很多人奉为圣言,但是翘课的时间被如何利用就决定了翘课的意义。
作为一个人才市场的竞品,市值力并不低。关键是,你有没有在人才市场成为竞品的能力?
有些人会利用有效时间去高校旁听、自学感兴趣的知识;有些人会去各地旅游,从而开拓视野、扩大格局;有些人会找丰富实习,从各种工作体验中积累经验,寻找最喜欢也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尽然,但走弯路的人也不在少数。
有个比我大一届的学长从大一就开始创业,但是他不是一心一意坚持一个项目,项目很多,这里参与一点那里参与一点,所以他入股的项目有好几个,但都是近期看不到现金流的。
然而现在的初创企业寿命本来就短,初出茅庐又不懂商业运行法则的大学生更是创业维艰,好多还看不到利润就垮掉了。而他把他的时间基本都投入在创业中,翘课、挂科,在专业成绩和学院口碑那里亮红灯,差点就要被劝退了。因此,并非眼红于大学能赚好几百万的人自己就能模仿,一定要估值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否则这个试错成本还是很高的。
你应该身边也有这样的人,用“勤工俭学”来包装自己,在各个可能赚钱的兼职里活跃。然而这些兼职是什么呢?餐馆端盘子,不顾风吹雨雪、烈日暴晒地送外卖,像游击队一样猝不及防给你递来一张传单。
然而,这样收入800左右又没有什么实质价值的兼职,真的有必要翘课去做,或者完全占据你的空余时间吗?我觉得如果真是奔着挣钱或者是想获取工作经验的话,还不如凭借专业能力或者个人兴趣去正儿八经找一份实习,那样无论从收入还是经验方面,能给你带来的正效应远比那些兼职要大得多。
▎人在信息不倒翁里,需要选择和布局
作为中文系的一份子,很多人在听到这个专业的时候就会疑惑,“中文不是大家都会吗,学它能干什么呀?”确实,太多我们专业的人都选择了考教、考公和考研。不只我们专业,现在大多数专业的人毕业以后,都选择了考研。
然而问他们为什么要考研,大多数人都没有一个必须的理由,而这些理由无外乎是“我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我觉得我目前还不想进入社会,还是在学校里多待一会吧”。前者是不相信自己的专业能力,后者是一种对入世的逃避。对于他们来说,读研就是换个地方养老。
而真正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比如喜欢做学术研究或者科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如果说有这种目的,也基本是考研能提供一个更广的资源、视野和交际平台。但是这种思路的人在进入研究所之后,仍然很难潜心于学习,失去了读书这件事本来的意义。
我闺蜜想考研的理由很简单,但是我听说过的最有意思的一种。“我不想每天跟我打交道的是一群傻逼。”
是的,她想做一个有输出价值的人,有所沉淀,并通过研究生平台进入一个相对价值较高的社交体系。虽然这些人的世界观可能跟她本科同学的基本类似,依然有奇葩,但是他们的方法论和本科的绝对不会一样,这就是经过知识包装后的“改良产品”。
她是能静下心来读书的那种人,所以考研对她而言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我也砍掉一切杂念做出了一个选择,但是任何选择的初期都是不易的。我在经历一些政策变动,以及信息导向不明朗的时候非常沮丧,对朋友说,“我可能要放弃了,也许这命中注定就有始无终的吧。”未料他们特别支持和鼓励我,“从你以后,就有了嘛。内心就是实力啊。”
突然我便想起了一句话,“走在前面的人,才有资格说,人生的疆界尽在眼前,真爽啊。”而如果想要走在前面,一定要借势做出一个合宜的选择,这个选择要匹配你的元认知,匹配你的价值观,匹配你的人生线索,匹配你的资源和人脉支持。
所有的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河顺流而下。每一个日升月沉,每一个选择都有其内在规律,没有人的人生是可以摘抄仿写的。
希望你能懂得生活——
认真的活着,不止是在活着,而是生活;
因出生而活,又因活的姿态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