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通的那些事
话说大生纱厂放工桥

话说大生纱厂放工桥

作者: 静海楼主 | 来源:发表于2021-05-16 15:08 被阅读0次

    终于,我还是没有见过放工桥。

    前些日子,放工桥被拆在网上被人议论纷纷。

    可在被拆前,放工桥确实是默默无闻的、几近被人遗忘了。

    在我们身边,常有许多物件,不被人注意地存在过,然后,一个旋涡,就湮灭在岁月的河流里。

    无论是拆也好,是重建也好,为它留下一些文字,就算是自己在历史的边边角角上留下一个注脚吧。

    1895年,张謇在唐闸创办了当时颇有影响的大生纱厂。

    1899年,大生纱厂开机投产。这事儿,光绪帝点赞,慈禧老佛爷力挺。大生纱厂的魁星棉纱,那是硬通货,畅销神州大地。张状元为了让工人上下班出行方便,便在棉纱仓库西边开了南大门(今二院对面),在钟楼下面开了东大门,在广生油厂(如今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街面朝北开了北大门。

    按照当时的厂规,工人上班只能走正门(即钟楼下面那个门),下班只能走护厂河桥口的北大门。下班的工人走的桥,后来就被称为放工桥。

    那时的放工桥是木吊桥,只有放工时才会放下来。

    1938年,日本人占领南通后,大生纱厂也被日本人“军管”了,木吊桥被改成水泥桥,桥口设立了“问检处”(即搜身处),桥旁建起了两层楼高的碉堡,碉堡上装的大探照灯把方圆十余里的地面照着一览无余。放工桥上的日本兵不仅要工人们向他们鞠躬,还要以检问为名搜身。

    从当时的民谣可见一斑:“陈头儿站在大门口,毛竹板子拿在手,不准闲人走”“进出厂门要抄身,拿我俚工人不当人,大家来,拼脱半条小性命,拿点纱纹布条筋”

    工人无可奈何地叫它“奈何桥”。解放后工人当家做主,社会地位变了,工人们称它“解放桥”。很长一段时间内,此桥依然存在,只是此段港闸河已被填没已无法通行。

    可见,放工桥与工人、厂方、社会连结着不少活生生的故事,是唐闸地区社会史的一个标本。

    放工桥曾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固定文物普查时被录入南通市文物普查报告,并被列入唐闸近代工业遗存第59号固定文物。

    至今在纺织博物馆的网页里可以见到放工桥的简记:放工桥为大生一厂北厂门护厂河上的过桥卡哨,为唐闸大生纱厂的代表性标志之一。现桥上的门楼已拆毁改建,桥身与旧护厂河道遗存仍保留历史原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话说大生纱厂放工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aqr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