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星期二,一整天,一个值得庆祝、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工作室借“丘北县中部片区(八道哨中学、曰者中学、舍得中心校和官寨中心校)联动教研之际,在丘北县八道哨中学举行了第六次暨五月份活动。
能以此为契机,将片区教研和工作室活动融为一体,可谓一波三折,实属不易,这是坚持下的奇迹。
坚持什么?为什么坚持?
其实,每个学校的条件都不够完备,比如公开课所需要的设备和环境:条件简陋甚至于设备不具备、拥挤,这是较为头疼的。
工作室的人员要参与,接待和听课教室的准备必然成为大难题。主办方委婉的暗示——教室坐不下!即便不是表达不欢迎,但确实也是增加不了老师座位来听课啊。“难道要减学生来留出位置吗?”我曾这样“谋划”。
既然教室容纳不下,百分之九十情况下,这个时候的决策者会选择放弃。但我还是厚着脸皮协商:那好吧,教室坐不下就安排会议室。问题是会议室没有黑板啊,学校也没有移动黑板!
我说:小问题,我从我们学校拉来。最后,是授课的陈仔娟老师从小学借来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
场地有了,学生也有了,活动就能顺利举行了。这时我才张罗我们工作室参与线下研修的人员。
之所以说坚持,还有另一个客观因素:很多的成员参与不了。其实很多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乐意接受或者是暗示自己,这是客观造成的。
统计下来,只有七八位人员参与线下研修,说实话对于拥有七十四人的团队,只有七八位参与,着实让我心难。
放弃吧,以后再另谋其路?
可是,我还是依然坚持!
对,线下参与不了,我们就弄个同步直播,来一个其余人员线上参与。
一切坚持下的奇迹便由此诞生。
01不算失败
这是第一次在工作室的cctalk教室直播,会议室无网线、无网络,近半个小时三个“专业人士“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紧张情形下,热点分享,借用可能随时被中断的自己的数据。
左摆右摆,前移后移,能关注画面的时候声音吸收效果不好,声音非常清晰的时候画面范围太小……大汗淋淋,再耽误就影响更大了。
就这样,勉强的画面,勉强的声音,勉强的录制技术。
虽然是第一次,也不算失败。四场示范课,一场评课,勉强能留存回放、学习。
可别先看这个想着简单的直播问题,实际操作起来不是一般的复杂,需要高度的调试和关注。
也正因为这样,在这次活动中,我留下巨大的遗憾:没有对上课和评课做出如同往常的详尽的记录。
这个技术活着实烧脑,如果条件允许,我还得培养一名能随时跟进工作室活动的技术员,这个信息时代也非常重要。
我自己“把着”太累了,放手才能让更多的老师拥有更多成长的机会。
02异样收获
为了能够以此为契机锻炼工作室的人员,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能够完成作为工作室人员应该做的示范课,我厚着脸皮插手——恳请各校领导必须安排“我们的人”授课。
上午十点二十到十二点,由来自舍得中心校的赵胜秧老师和官寨中心校的徐芹老师献课;下午两点半到四点正,由来自曰者中学的柳月敏老师和八道哨中学的陈仔娟老师献课。
四位开始针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了“四师同构”,其实我们常规的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就可以展现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如此规模的“四师”,那真是精彩缤纷。
异样的收获,更是意外的收获,四位老师针对同一主题竟然展现了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样态。
遗憾的是示范课结束后安排的议课活动时间太短,四十分钟左右不论是授课者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反思,还是各校代表议课,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都有欲犹未尽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建构智慧”。
在工作室示范课中,我还是比较提倡陈大伟教授提倡的观课议课方式。我们都知道,凡事没有完美。再好的课也有瑕疵,再不好的课也有可借鉴的地方。正所谓,上得好是奉献,上不好是贡献,反正都是“献课”。
所以,我有两个不好的习惯:一是不喜欢仅凭一节课去评判教师的教育教学;二是不喜欢让我发言的时间低于半小时。三言两语,到点不到面,议课太浮于表面,这是我们举行换课议课的大忌。搞一次同课异构不容易,何况像这样的“四师同构”,差不多八位老师发言,总共才四十分钟,这样的观课有些浅。这是我们组织活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大家的交流,我所思考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面面俱到?到底考什么?可能我们顾及不全,但是那种教学最具有引导性和激发性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怎么教才练就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往后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所谓的具有专家思维),这才是我们“考——用”的重要基准点。
03语文人的美好样态
由于时间关系,我用较快的语速对我们语文人提出新教改下应有的样态。
第一,课程设计的“六性”
主题性、结构性、任务性(单元任务+课时任务【一课一得,深度落实】)、整合性、活动性、情境性
第二,语文新课标下的“364”
3个任务群+6大任务+4项活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04工作室定有所成
我们工作室是2023年3月26日启动的,近两个月来,线上、线下研修已经开展到第六次。
期间,得到了绝大多数成员和学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可谓感恩之至。
当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成长意识不足、没有承担与付出动力、思想抵触、只想要退出……着实让我着急落泪。
但是,我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去改变自己来“迎合“他人。因为我相信自己、相信岁月,更相信坚持后的奇迹。
一切活动虽然不能说高效推进着,但是已经走向稳步和有效。课程研发团队的组建与成立,针对性的听课已完毕。在最近的几天里,我们新团队将针对这四节课进行围绕新课标理念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展开第一次深度共修。
我想说,或者我坚定的是: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不遥远了。
我更想说的是,我依然坚信:坚持,真的会有奇迹。
你坚持了吗?或者你做好坚持的准备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