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看一部电影了,前两天静下心来好好看一部电影,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奢侈。
早就听说这部电影,一直没去看,我一直对那些未播名已远扬的电影有所偏见,觉得这些电影大多是靠那些大腕的名声带起来的,具体应该没什么看头。偏见往往遮住我们的双眼,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就错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言归正传,电影一开头带入一个地主家,一群饥荒下的土匪来到地主家,要求给些吃的,而地主怕土匪赖着不走,就让下人报官去,官人没来,倒是碰上了日本人,内部矛盾一触激发,同村人与土匪打起来,人死的死,抢粮食得抢粮食,所有人都在为了活下去,都在挣扎着!
一九四二,无法体会的痛
一个地主的没落
范地主身上地主气慢慢地在逃荒中消逝,刚开始的为了防止自己的细软被土匪抢走,命人送到城里,在看到瞎鹿为了救病入膏肓的娘,将自己的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将自己的粮食分一点给瞎鹿,劝他别卖孩子,但是但凡能活下去的,都不愿意卖孩子的,直到最后在逃荒路上,遭到日本人炮轰,什么都没有,甚至连车都被军队名义上征用,他喊着,面无表情,什么都没有了,真的,从避难变成了逃荒了。
他的世界在崩塌,不仅在物质世界,甚至精神世界,物质世界从吃包子喝粥,到吃树皮,草根,甚至到了卖女儿换粮食的地步,他痛心到,我老范家沦落到这种地步。精神世界从认为金钱至上,到能活着就好。残酷的灾难让原本一个美满的家庭沦落到一个老人独自苟活着。
战争中不同的角色
小到范伟演的老马这个角色,搞笑的很,想从战争中捞好处,从一个地方官转变为军队国际巡回法庭,四处奔波,以莫须有的官名捞着好处,也在逃荒中,见识到战争的恐怖,好好刚才还活的人,一秒后被炸成肉酱。
大到国家,蒋介石在努力备战,无暇顾及河南人民的饥荒,当李培基准备跟总理说这件事,发现这件事根本不值一提,最后没说。最后纸包不住火,在外媒体人的揭露下,才知晓,饥荒已经到了,狗吃人的地步,采取播粮的政策,但是从上到下,不知道打了多少折扣,最后到河南官员那激起了内部矛盾,分多分少,最让人无语的是,军需人员对逃难人民说,灾荒区外豫北区与豫南区,你门不在灾区没,没有粮食可分配的,难道让灾民一动不动,坐着等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