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下这些东西,别无意义,只是单纯的想起,便随手记下。
“你们这个年龄是一个‘自私’的年龄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不顾及的他人”。每次听到家人谈笑的说起这话,都是一种“浪迹天涯,自饱自足的侠客情”,而我每次都只是讪讪而笑。越过越能感觉的到,我也看到过那个什么孤独的等级表,自己更是除了“手术”“搬家”“游乐园”没做过,其他的,自己倒是包揽无余,不幸的,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孤独、可怜,蛮好的。
正值猗郁的我们,不免浮躁的很,总喜欢那些立竿见影的事,却不晓得,自古以来但凡是精美细腻的东西,都是文武双炖的结果,更何况“慢工出细活”古人诚不欺我。这些日子,又发现一个书店,人少调静,欢喜的紧,只要能够偷的了时间,便躲进去,逃避也好,疗伤也对,不免是个好地方。我还记得有次跟学长聊起,他倒是惊讶的很,是惊讶我还会看书?还是感叹我只身一人前往?
这些事情,听的多了也就懒的再说什么,一个人的书店,我大可随心所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需顾及什么。情至深处,或抽纸记下或咧嘴发笑,有何“可怜”。中学的时候,我也喜欢呼朋唤友,乌泱泱的一大堆人,吃饭,上课,出玩。过程就是这样,从多至少,从少至单。我自然喜欢和朋友畅谈喧闹,但我也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跑步,看电影,看书、、、毫不避讳。那个时候,我只身一人,可以“逃避”一切的闹腾,与自己来个天长地久。
之前和家人谈论“死”这个话题,总觉的生老病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何况时间的流逝下,又会有多少人记的住你,历史中自然有人被流传至今,毕竟是少数,星河灿烂下,居然没有活过的“证据”,那才是真的可怜吧。自然,活着本应快乐,何必杞人忧天。
猛的想起之前写过的“躺床醒”,入睡之时,每次都会自省如何如何,明天应该怎样怎样,人生应该什么什么。完美的规划,却在第二天起床出门的那一瞬,烟消云散。救赎,从来都是一个人时空下的反省。
半熟不生的自己,有时候,自己都看不懂自己。一方面,愿意去做任何事,出仕纳进;一方面,又不情愿去做,饮水文艺。随他吧,开心就好,太多的“陪伴”,电子设备,文学影视,所谓的一个人,还有更多的喜欢物陪着我们自己,所以,也真的不孤单更不可怜。我一个人过的也是很精致很不错。
二十,好好学习,不求所谓的“称呼”与“领导力”,不再患得患失,这般年龄,我更希望自己是个“少年天子”,骑马喝酒,谈书论事,看遍四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