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这篇记叙文《母亲和猪蹄》我觉得我比学生理解的更透彻更充分,不仅是因为我是母亲,更是因为我也从那个年代经过,还因为他牵动了我心中的一根弦,把我带入了三十年前。因为那时我也偷吃过。
现在的孩子绝不屑于偷吃,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孩子想吃什么都有,家长也不会吝惜手中的钱。八十年代末,我生活的那个村子大部分没有出过远门。不知道香蕉为何物,鸡鸭只见过活的,还有可能会是一家子的生活来源,是决计不舍得炖了吃的,吃鸡蛋也得是生病或者过节,一般是拿来卖掉,买生活必需品的。没有见过牛奶,也没有听说过还有酸奶,看电视要全村人跑到大街上共看一台电视的。
我们一家人借住在村子里的一所破旧的房子里,每到我家做饭的时候总是从四面的墙上冒出一缕缕的炊烟。别人在大街上坐着砖头或板凳看电视时,我就站在我们家的土炕上顺着已经堵住的后窗户上的一个小洞里往外看,还觉得比别人有优势感,如今想来只有泪水了。偶尔蹲在门口我也会羡慕邻家小妹手里的馒头,因为那略发黄的馒头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熟油或者香油,带着一点点略带黑色的盐粒。随着她的咀嚼吞咽,我也会咽下不争气的口水。
父亲迫于生计在外谋生,母亲为了迎接快要回家的父亲,特意买了一些鸡蛋,煮熟了腌制在一个罐子里。我常常惦记,每天问几遍,母亲都说还没有腌好。而我实在耐不住就从门缝挤进屋里,摸索到那个绝对不见光的里屋,掀开罐子的盖子,拿出一个鸡蛋,偷偷的吃掉,一个鸡蛋来不及品味,来不及细细咀嚼,就被我三下五除二吞到肚子里,只记得噎的我直拍胸脯,喝了好几口凉水。鸡蛋皮就揣到兜子里,扔到远远的坑里。如是两三次怕母亲发现,也就不敢了。那几天放学回家总是站到门口看母亲有没有回家,进屋也总是强装镇定的看母亲脸色,不过很幸运母亲一直没有发现。
以后每次吃煮鸡蛋,咸鸡蛋,我都会想起这件事,想起来就会觉得脸红,那个小小的罐子一共也没有多少鸡蛋,母亲哪里是没有发现,她只是不愿意拆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那个贫穷的家庭,母亲不忍心拆穿吧。我好几次都想问问母亲为什么,她发现了也没有责备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今天中午就着这篇文章,问了我母亲,我偷吃鸡蛋的事,七十岁的母亲,淡淡的回答,怎么能不知道呢,吃了也就吃了,本来就是给你们吃的,不能让你们吃好本身就够不好意思的了,怎么还能责备你!母亲是不愿意再次回忆那贫苦的三十年前的,她转移话题说你看现在多好想吃啥吃啥,可不能苦了孩子。
如今确实不用偷吃了,每天中午我都会接到母亲电话询问我是否回家吃饭,其实她知道我一定会回家吃,不然一定会主动给他打电话,可是她还是会问一个放心,而我也会在进餐厅那一刻看到一碗鸡蛋面。她知道我爱吃鸡蛋。她要让我细细的品味,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偷吃。
网友评论